高中作文网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时间: 2023-03-18 栏目:古诗句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宋代 / 谢逸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谢逸的《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古诗翻译

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

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

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

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

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

古诗解释

董元达:不详。从诗中看,是位立功边疆的将领。《漫叟诗话》说他“老死布衣”。

酸:寒酸、迂腐。

金城关:金城,地名,在今甘肃兰州西北,是宋与西夏交界处重要关口。

塞垣:关塞。这里指西北边防地带。

风气:气候。

须眉:胡子和眉毛。

先皇:指宋神宗。

延和殿:宋代宫殿名。《宋史·地理志》:“崇政殿后有景福殿,其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宋神宗时,龙图阁直学士李柬之致仕,神宗特召见他于延和殿。

议论: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

天开颜:意思是让天子龙颜大开。

谤书盈箧:《战国策·秦策》:“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谤书,诽谤他人的奏章。

大梁:即汴京,今开封。

玉川破屋应数间: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破屋数间”,语本韩愈《寄卢仝》:“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古诗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是送别之作,古人在送别赠行的诗中,往往寓有劝慰之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达,是一位慷慨负气、傲骨铮铮的志士,作者在激励他的同时,希望将来有重见之期,并预期彼此都能不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

开头四句是诗的第一段。前两句指出董生虽然爱好读书,勤奋苦学,但不屑作一般儒生的寒酸、龌龊相,以科举起家,汲汲于追求功名富贵。而有志从军,因而早年就跃马西行,在金城关一带边防要地,参加军旅生活,以图立功绝域。次两句是说,董生虽然久在边疆,但当时西边的夏国,已与宋朝议和有年,所以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边塞苦寒,风霜凄紧,董生在归来之后,已经须眉斑白,面带皱纹了。这一段表明董生胸怀韬略,志气非同一般,而未遇时机;壮图未遂。“先皇召见延和殿”以下四句是诗的第二段。写董生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当儿,议论慷慨,曾使君王为之开颜(天,指天子),但终以年老,虽然诽谤很多,他也不复置辩。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暂且不问世事。这一段表明董生在回到京都以后,虽蒙召见,然而并未获得重用。

末段四句点明送行之意。前两句是说,董生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作者不知扁舟此去,何时才能归还。这两句深寓惜别之意。后两句的意思是:将来有幸,在大梁城里定能相见(大梁即汴京)。而玉川子的破屋数间,那时也定然存在。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号,作者借以自比。玉川子卢仝一生没有得志,作者也累试不第。除科举之外,作者也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进身,但他并不低声下气去求别人的推荐,宁愿以布衣终老,所以在这里也以此勉励友人,表明将来相见,自己还是那几间破屋主人,友人也还是那么一个高傲自负之士。

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显得彼此都很有志节,不失自重的贫士身份。

古诗作者介绍

谢逸 :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

谢逸的名句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谢逸《送董元达》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谢逸《送董元达》

出自宋代谢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出自宋代谢逸的《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出自宋代谢逸的《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

出自宋代谢逸的《踏莎行·柳絮风轻》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出自宋代谢逸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

出自宋代谢逸的《踏莎行·柳絮风轻》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出自宋代谢逸的《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

出自宋代谢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

出自宋代谢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

出自宋代谢逸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

谢逸的古诗

咏蝴蝶

望江南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

送董元达

闻幼槃弟归喜而有作 其二

卜算子

千秋岁·咏夏景

月中观梅花怀月上人

蓦山溪(月夜)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闻秦少仪病愈

柳梢青(离别)

送赵德甫侍亲淮东

减字木兰花(七夕)

桂花 其一

西江月

豫章行

潜心堂

集西塔寺怀亡友汪信民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为韵探得念字

浣溪沙

送汪叔野 其一

梅六首 其三

伤徐文学

端溪砚

春词 其一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 其二

鹧鸪天

与诸人集陈公美书堂观雪以朔雪洗尽烟岚昏为韵探得烟字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下一篇: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