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时间: 2023-05-13 栏目:古诗句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元代 / 许有壬

古诗原文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古诗解释

昆仑:昆仑山,在今新疆。

王:同“旺”。

隆:盛。

鼓:敲打船舷。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

汗漫:广阔无边。

绵邈:广泛无边、广远。

乘槎:《荆楚岁时纪》载:“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遇织女、牛郎之故事。

古诗赏析

上片落笔先写黄河浊流波涛滚滚,向东流去,永无休止。从空间上写气势之大,从时间上写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构成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气魄宏大,雄浑恣肆,为全词定调。“经天亘地”六句,从黄河的源头昆仑写起,黄河从昆仑发轫,横亘于天地之间,狂飚巨浪,激越澎湃,轰鸣震天,六句写尽黄河声威。以下由写景转入人事,黄河流经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气长存。黄河的声势象征了元朝的国势。当时正是元朝鼎盛时期,词人由黄河的壮阔而想到国家的强大,情景相融,不仅加深描写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心态。

下片转向对“过黄河”的描写。黄河的气势,振奋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时神采飞扬,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声“响凝空碧”,透出了词人内心蕴蓄的豪情。“壮游”三句抒写自己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下文还进一步写出他想像汉代张骞一样,乘槎追寻黄河源头,遨游银河,在壮游之中又融进浪漫成分,在浪漫想象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写“过黄河”的激情豪兴。乘浮槎究河源,是对上片黄河源头的照应,上下一气,首尾照应,用“我欲”、“谁夸”领起,是词人主观意识的体现,总揽全文。全词把黄河雄壮的气势和自己的豪迈胸襟互相渗透,妙合无隙,风格雄浑闳肆,气势磅礴。

古诗作者介绍

许有壬 : 许有壬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

许有壬的名句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

许有壬的古诗

江城子

沁园春 送乡人高子翔次来韵

满江红 次汤碧山清溪

荻港早行

沁园春·老子当年

上京十咏 其五 籸面

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

水龙吟·过黄河

作乐导水 其十八 水口听琴

如梦令·墙角黄葵都谢

太常引·幽人早起赴池亭

如梦令·岁暮天寒时节

上京十咏 其一 马酒

上京十咏 其六 芦菔

清平乐 避暑神山咏桂

上京十咏 其二 秋羊

忆秦娥·长安陌

清平乐·赏梅观竹

江城子 次韵

登岳阳楼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一

鹧鸪天

哀弃儿

沁园春 寿可行弟,次其见寿韵

甲申元日春帖

浣溪沙

贡院陪诸公夜话俄闻晓钟

过街塔原功名之曰雪窦又谓之名利关窦言其状关言其实也过之有感赋二口号 其一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十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四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 下一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