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时间: 2023-05-17 栏目:古诗句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宋代 / 辛弃疾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古诗翻译

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烟雨中徘徊,迟迟不能到达。

人们都说头上的白发是因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浑身白色的沙鸥,它们岂非浑身都充满了愁绪啊。

古诗解释

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青山欲共高人语: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高人:高雅的人。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低回:徘徊不进的样子。

愁中白:白居易《白鹭》:“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古诗背景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初春作的。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叶衡于淳熙元年正月帅建康,此后不久即入京城临安,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古诗赏析

上阕写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开头两句由写山到写人,紧紧扣住了题目。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他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徘徊起来,眼看着临近了,却终于没能到达跟前、暗示着自己虽有才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高人即叶衡。青山有情,高人难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赏心亭,那逶迤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里话要向他倾诉呵。其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不说人之眺山,而说山之就人,这就把静景写活了。不仅如此,而且对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衬作用。词里叶衡的高大形象进行了,描绘因为叶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宋史·叶衡传》说他“得治兵之要”。叶衡对作者极为赏识,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即是对叶衡推荐的 ,以后又向朝廷极力推荐他“ 慷慨有大略”。对于这样一位“经纶手”,加之有知遇之恩,词人对此十分感激。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转突兀奇崛之笔而为低徊宛转之波,充分表现了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感慨,可以说是寄托遥深。叶衡主战,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对,他收复失地的大计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也就由希望变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万马奔腾而来,象冲锋陷阵的铁骑。词人渴望能挥戈跃马驰骋疆场,可是转眼之间又烟雨迷蒙,遮住了青山,而无数青山也只象是万马在烟雨中低徊不前 。“望来终不来”写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说愁,而愁极深;虽极感慨,仍以蕴藉出之。

下阕,由眺望青山之怅惘陡转而为揶揄沙鸥之诙谐,但曲断意不断,其脉络仍清晰可见。虽着笔轻快,实则发自积郁。人们都说头发总是由此愁闷变白的。“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上的沙鸥通体皆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吗 ?词人故意发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阕歇拍低徊沉郁的气氛一扫而光了;然而仔细体味,就会察觉到那贯穿全词的“愁 ”字并消失,或者说词人极力排遣这如烟雨一般的无尽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挣扎,而非心灵上的解脱。人之发白并不完全由于人心之愁;而沙鸥通体皆白 ,是其自然特征,与愁没有关系。词人故意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说得越幽默洒脱 ,反而越使人感到强自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说鸟与愁无关,实说愁与人甚切。人愁是实,鸟愁是虚 ,“一身都是愁”的是鸟还是人,不必拘泥于字句的解释而自晓。故“拍手笑沙鸥 ”,一纵即逝;而“一身都是愁 ”,却如电影上的“慢镜头”在观众视野里由快放慢了。实际上“一身都是愁”是与“烟雨却低徊,望来终不来”暗中息息相关的。尽管词笔回荡曲折,然而透过层澜,仍可以看清。白居易《白鹭诗》云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辛词盖本于此。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 ,其言愁一也。但辛词多了“拍手笑”一层意思。不过就其形象来看,辛词较之白诗更加绘声绘色;就其感情来说,则更加挚浓深切。参阅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充满了激愤忧愁。以至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中积郁如此,则登赏心亭之所见所感都无非“献愁供恨”而已。由此可见,在《菩萨蛮》之中亦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某些喜剧会使有心的观众在笑声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笑和眼泪,就是似乎矛盾却又融合无间的。

古诗作者介绍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辛弃疾的名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的古诗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青玉案·元夕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清平乐·村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一枝花(醉中戏作)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西江月·八万四千偈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

定风波·野草闲花不当春

江郎山和韵

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

破阵子·赠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满江红·紫陌飞尘

定风波(杜鹃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念奴娇(赠夏成玉)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下一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