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来如春梦几多时?

时间: 2023-05-23 栏目:古诗句

来如春梦几多时?

唐代 / 白居易

古诗原文

出自 唐代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拼音版注音

huā fēi huā , wù fēi wù 。

花非花,雾非雾。

yè bàn lái , tiān míng qù 。

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jǐ duō shí ?

来如春梦几多时?

qù sì zhāo yún wú mì chù 。

去似朝云无觅处。

古诗翻译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古诗解释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

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古诗背景

《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此《花非花》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据诗意,亦属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

古诗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古诗作者介绍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

白居易的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白居易《梦微之》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白居易《母别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白居易《卖炭翁》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白居易的古诗

夜泊旅望

题杨颖士西亭

琵琶行 / 琵琶引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池上

除夜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忆江南三首

和春深二十首

长恨歌

丘中有一士二首 其二

对酒五首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二

快活

眼暗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六

小池二首 其二

忆江南词三首

慈乌夜啼

岁暮

忆江南·江南好

送萧处士游黔南

问刘十九

六年秋重题白莲

问皇甫十

采地黄者

步东坡

闲居春尽

卖炭翁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 下一篇:养虎自遗患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