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hóng yè wǎn xiāo xiāo , cháng tíng jiǔ yī piáo 。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cán yún guī tàihuà, shū yǔ guò zhōng tiáo 。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shù sè suí shān jiǒng , hé shēng rù hǎi yáo 。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dì xiāng míng rì dào , yóu zì mèng yú qiáo 。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古诗翻译
晚风中的红叶萧萧落下,长亭里痛饮下别酒一瓢。
天上残云飞回太华山上,稀疏的细雨越过中条岭。
苍莽的树色随城关远去,黄河呼啸流进遥远海洋。
明日里就要抵达都城中,我仍在做那渔人樵夫梦。
古诗解释
阙:指唐都城长安。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
红叶晚萧萧:一作南北断蓬飘;。
长亭:古时道路每十里设长亭,供行旅停息。
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
过:一作落;。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山:一作关;。迥:远。
海:一作塞;。
帝乡:京都,指长安。
梦:向往。末两句一作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古诗背景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部,形势险要,景色宜人,地位特殊。历代诗人路经此地,往往要题诗纪胜。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致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开头两句,诗人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此诗另一版本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这个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把场景描写得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其中三、四两句,又出现在他的另一首作品《秋霁潼关驿亭》诗的颔联,完全相同,是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本来,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诗人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地表白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有力地显出了诗人的身份。
古诗作者介绍
许浑 :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许浑《塞下曲》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许浑《谢亭送别》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出自唐代许浑的《早秋三首》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递白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许浑《金陵怀古》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许浑《汴河亭》
出自唐代许浑的《早秋三首》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递白
出自唐代许浑的《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
出自唐代许浑的《早秋三首·其一》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出自唐代许浑的《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早秋三首 其二
献鄜坊丘常侍
别刘秀才(一作留别裴秀才)
旅夜怀远客
村舍
早秋三首 其三
松江渡送人(一作松江怀古)
早秋三首·其一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秋思
朱坡故少保杜公池亭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忆长洲
长安早春怀江南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一作两都亲友)
晚登龙门驿楼
南亭偶题
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
客至
早秋三首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留别赵端公
沧浪峡
塞下曲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春日题韦曲野老村舍二首 其一
征西旧卒
新兴道中
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