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2、•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3、•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4、•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6、•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7、•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8、•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9、•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0、•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11、•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2、•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3、•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14、•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15、•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16、•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17、•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8、•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1、•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2、•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3、•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4、•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5、•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6、•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7、•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8、•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9、•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