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就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小阿廖沙(即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极端贫苦,生活艰难……
这本书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让我迫切地想读下去。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就是两个人物:“好事情”和外婆。
“好事情”就是一个人的绰号,他就是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时招的两个房客之一,他就是一个科学家。通过他的语言我能想象出他就是一个随和而具有智慧的人。他亲切地称呼小阿廖沙为“小弟弟”,并且在生活上关心小阿廖沙,教会他许多生活的道理。而小阿廖沙就是唯一一个和他好的人。其他的诸如外公等人都看他不顺眼,认为他就是巫师、药剂师,逼迫他早早离开。
“好事情”搬走时,小阿廖沙应该就是伤心而又无可奈何的。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抹上了一层悲凉。纯真的友谊被拆散,无疑就是可怜而悲哀的,而“好事情”恰恰就是小阿廖沙为数不多的关心他的知心朋友之一。从字里行间,我读得出每次小阿廖沙遇见“好事情”的时候都就是快乐的。
外婆就是小阿廖沙最亲近的人。女儿慈祥、处处护着小阿廖沙。外婆看着小阿廖沙长大,处处给予小阿廖沙爱的滋润。小阿廖沙在外婆身上看到了可贵的品格:善待别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小阿廖沙的童年见证了人间的艰辛:父亲逝去、犯了小错被外公无情鞭打、失去好朋友,然后又失去母亲。这便就是俄罗斯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想想他们,再想想我们。不禁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优越的环境里!我的童年,就是阳光快乐的童年。
放下书,我沉浸在小阿廖沙自强不息的精神中。一个同龄人,在经历了如此苦难之后仍然没有被困难打到,何况我们呢?
寒假来临,闲暇之余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看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人生设计在童年》。本书讲述了一个华裔女孩高倩在作者高燕定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定的人生轨迹上努力追梦,一步步实现梦想的故事。其中,用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作者用充满温情送出新意的故事,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女儿儿时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细节,紧张的高中时代和充满智慧的社会活动以及自我奋斗、追逐梦想的自我表白,与作者在书中的论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
我们明白,美国式的教育虽然开放但并不是所谓的“放羊式”教育那些放养人都是有远大目标的人,而实际上,美国的一些父母一样重视孩子的学习。6岁左右开始把孩子带入学习,这和中国没什么两样。主要在于,进入学校后,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和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相比之下,中国教育者似乎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太好,还有,让孩子学习数理化,天下父母都一样,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说美国留学很轻松的人一定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其次,综合素质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所运用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完全是以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完全不和学习搭边。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能在综合素质中占很大比例。而真正的评定标准应该把时间和只是练习在一起(如参加比赛)这些能促进知识与实践综合的东西,才是我们当代学生应该做的。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优秀人才的培养是从小时候慢慢开始的,在一个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并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的人生规划,人们才能按部就班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完美时光。对于大家来说童年是我最宝贵的收藏,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就应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它向大家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还有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风貌。
我读完《童年》这本书,感受到了高尔基的悲惨遭遇,觉得大家是幸运的一代,因为高尔基3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而又专横的小业主,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发财的好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我为自我庆幸——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这种苦,自我没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段完美的童年。记得有一次,我妈妈向别人买了二十几张游泳票,中午,妈妈骑自行车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饭,过了一会儿,妈妈叫我把这十张游泳票给姨妈,我到了姨妈家的时候,我就顺手把游泳票给了姨妈,转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妈打电话给妈妈,姨妈说:“怎样这些游泳票少了这么多的?”妈妈问了问我,说:“不明白,我女儿说她没有拿。”姨妈奇怪地问:“这么此刻才只有五张啊。”妈妈重复地问了我好多遍,妈妈说:“不明白。”妈妈用安慰的对我说:“你有没有拿到啊?怎样姨妈说会不见了的?”我哭着说:“我反正没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之后,姨妈打电话对妈妈说是姨丈拿,妈妈之后向我说了对不起,我也说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这本书,我有很大的启发,书中告诉大家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用心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