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寒假,热闹的新年也随之而到来。我和全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
大年初一可真热闹啊!你瞧,家家户户大门前都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那些灯笼在新年的微风中翩翩起舞,好似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在微笑。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就是贴春联了,春联上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象征着明年的运气。除此之外,家乡的人们还会故意将“福字倒着贴,意味着福气临门。
“开饭啦!”随着一声话,新年不可缺少的年夜饭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餐桌旁。哇,今天的晚饭可真丰富呀!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清蒸鲤鱼、红烧排骨、糖醋、饺子……令人垂涎三尺。我急忙咬了一口饺子,却发现饺子里包了个硬邦邦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才发现是个闪闪发亮的硬币,外婆说:“包饺子的时候,人们喜欢把硬币抱进饺子里,把几个饺子包成糖馅儿的。据说吃到硬币就会财源滚滚,而迟到糖饺子则会甜甜美美。”“哦,原来包饺子有这么多讲究啊!”我恍然大悟。
这个春节可真热闹啊!我真希望这种热闹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当春节来临,远方的亲人都会回家过年。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贴年画贴对联增添节日气氛,还会故意将“福“字倒着贴意味着福气到家门。春节家家都要吃年夜饭,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还要包饺子,人们会包上几个硬币,还会包几个糖馅的,据说吃到硬币的就会财源滚滚,而吃到糖饺子就会甜甜美美,说起来真有点不还意思,有时我为了吃到钱饺子肚皮都快撑爆了,有时还会耍点小滑头,用筷子把饺子扎一下,如果感到硬邦邦的,那可能就会是硬币的,全家人开开心心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联欢会,吃完年夜饭,要发压岁钱了,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孩子给长辈们拜晚年,长辈们都会给压岁钱,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放在自己的枕头下面,这是长辈们祝福孩子们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这个春节我过得又开心又幸福,我希望这种快乐幸福能永远留在我们家里。
星期五,虽然元旦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了,但是新年的气氛依然在我们身边回荡。这不,今天的美术课就将这气氛变成了我们手中那洋溢着喜气的形式多样的“喜”字了。
刚上课,老师就考验我们了,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会剪喜字?谁敢到前面来大显一下身手?”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盼望有一位大胆的勇士能够举手走上前去。终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有一只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可是那举起的手在慢慢降低,大概他有一些不好意思了。他是谁呢?他就是我班的高远同学。你别看他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他那五根香肠一般健壮的手指却非常灵巧。但是他经不起别人的夸奖,你看今天他看到大家夸他的勇气大,敢于上前去剪纸,所以就原形毕露了。刚才还胸有成竹的他,却由于一个疏忽,导致喜字少了一横而失败了。还好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的勇气和手艺的高超,同时指出一个注意点。
老师提醒我们一些注意点以后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剪纸了。现在轮到我自己剪了,剪什么好呢?我这个人总想与众不同,剪一个普通的喜字有什么呢!谁都可以剪,而且谁都会剪。对了,在喜字中间加上几个春字,就可以显得这个喜字的春意浓浓了。这春字可以代表春节的春呀!预祝春节喜气洋洋、喜事临门……
别看这喜字看看简单,做起来却是那么不容易。我先将手中的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我选一面画上一个四分之一的喜字。这时,一个难题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春字应该放在那里呢?我将喜字打开,仔细琢磨。看着红纸我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这春字应该放在哪里。正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剪好交给老师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剪好笑着将他们自己剪的喜字交给了老师,我有点羡慕了。我想自己得赶快想好,否则会来不及的。啊,对了,这喜字的中间不是有四只大嘴巴吗?就在那里让春字安家吧!我重新将纸折好,在大嘴巴中间画了半个春字。画好,我立刻动手剪了起来。很快,我就将那喜字剪好了。
我看着自己的大作,得意地笑了。我心想我剪的喜字一定会与众不同,让老师刮目相看。我自信地将它交给了老师。果然老师看着我的喜字就表扬我心灵手巧,还将给我一张银星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