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3篇)

时间: 2024-02-01 栏目:观后感

2024《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篇1

回到家,取出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对着那本书浮想:为什么题目是朝花夕拾呢?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四十五岁时的作品,而这散文集中所写的十件事,又是青少年时期的事情。小时候的事情等到老了再回想,不正恰恰对应题目朝花夕拾吗?难怪朝花夕拾的原名叫做“旧事重提”,追忆从前,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本散文集的意义所在吧。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记录他追忆青少年生活片段的10文章。鲁迅使用了讽刺、暗喻的手法,隐晦地写出了当时自己想表达的一些情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在这文章中首先用了许多美好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写道“我”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的不满。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我读鲁迅先生这追忆从前的散文,正如看着发自每个儿童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我们,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楼下的花园,与昆虫为伴,与野花野果为友,还有许多孩子们都嬉戏打闹。在学校里,虽然有老师们的严厉,但却仍抵不过我们心中的那份向往自由的童真。

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自然引起了我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独爱《朝花夕拾》中的这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尤其是鲁迅先生竟然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我们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童年的气息。

我好像也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人住在一起。那时我经常和周边的一些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十分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花园来找人才会依依不舍地结束游戏回家。这不正是文中幼年时的鲁迅先生吗?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暖意融融的火光中,尽情地奔跑着,欢笑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不再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他们也和我一样,转变成在家里为学习操劳,就算偶尔和他们出去玩耍,也找不回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了。每到节日,也不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前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或者百无聊赖地玩着电脑或看着电视……

我们的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琐碎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鲁迅先生所著的《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年代的童年,和幼时的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在这种无忧无虑中,我们自然就追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趣事,但当我们回忆这些事时,也会和鲁迅先生一样,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2024《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篇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2024《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篇3

《朝花夕拾》,早晨的花儿,到晚上再去拾起,很有诗意的书名;同样,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使得我收益非浅,感触良多啊!

初读这本书,说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著?

后来多读了几遍,我明白了,不要把这样的名著当作佳作,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先生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较口语化,但为什么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他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非常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先生的点点滴滴。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是的,这个特点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

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他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其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连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

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先生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先生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直到我写完了这篇读后感,“感”到了这么多,我认为我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朝花夕拾》这一本名著!

    【观后感】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大全(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