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老北京吗?你知道军阀时期那些低下落魄的人力车夫的生活吗?细细品味《骆驼祥子》,体会与许多轻快温馨的文章不一样的味道。
这本书是原汁原味的北京作家老舍先生所写,所以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浓厚的北京味道,句与句之间没有拘束,段与段之间讲究严谨、突出感情。运用两章的笔墨简洁地写了单纯有志向的祥子第一次买车和失车,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他和虎妞的纠缠生活和堕落,一简一繁,让我们更容易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样不公平的社会,这样下等人永远无法靠努力实现的梦。
这本书的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并没有让他放弃买车,心中所爱的小福子让他心中还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得知小福子吊死在林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的梦想和希望破灭。他不再是上进好强、身体硬棒、自信的追梦者,一次次的打击让他变成了一个无赖,以钱为现实、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我们在抱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在怜悯这个有着悲惨命运的下层车夫。
我想祥子的放弃或许是因为封建的歧视与迷信、身边人的真实写照令他胆怯畏惧,才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而我们不同,在如今不一样的社会里,面对着前面重重的阻难,我们难道就轻言放弃吗?别人口中的“努力就会成功”都是空谈吗?并不是这样的。然而活在我们心中的,是之前不向困难屈服的祥子。
老舍先生的这部著作《骆驼祥子》并不长,只有20万字,内容却极其深刻。这部小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旧北京洋车夫的形象,揭露了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无尽的苦难。
祥子原是乡下人,家中没了田地,为了谋求生计,他来到了北平,干上了自己理想的职业——拉车。流了三年的汗水,他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从此,祥子的事业蒸蒸日上,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长,一次生意没做成,祥子连人带车全被军队抢了去!可祥子岂是那种稍遇到点儿挫折便垂头丧气的人,他脑子一转,趁着大部队转移之际,祥子偷偷牵上三匹骆驼,逃了出来——然而,慌乱下那三匹骆驼只卖了35元,离买车还差得远呢!无奈之下,祥子只得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因为太泼辣,已经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倒在了她的怀中,还和她成了亲。
但是,虎妞又在生日宴会上和刘四爷闹翻了,导致她和祥子只得搬出来住。没过多久,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只得将刚买的车又卖掉,为虎妞举办了葬礼。从此,祥子人财两空。他染上了恶习:抽烟、赌博、骗钱、借钱不还,甚至还为钱诬陷别人。祥子终于彻底的堕落了,和那些失败的底层人民一样,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时代的悲剧啊!腐朽、残酷的旧社会无情的毒害了多少人!就连祥子这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人,最终都恨透了这个世界!正如周恩来总理当初鼓励战士们时所说的:“国家没有前途,个人能有什么前途?”祥子凄惨的结局,使我认识到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休戚相关。
从善良到堕落,从纯真到邪恶,从大度到无情吝啬。《骆驼祥子》就描绘了一个这样的人的悲惨故事。
祥子是一个进取向上的人,长着一身壮肉,个子很高,谁见谁怕。他的梦想就是挣钱,买一辆自我的车。他在刘四那里好不容易有了一辆,被士兵弄走了。那是的他没有放弃,老天也开了眼,他在逃跑的时候正好旁边有3匹骆驼。他便牵去了。卖了些钱。回到了刘四爷那里的祥子仿佛有了更大的志向,甚至想过开自我的车店呢。
但就是祸不单行啊,。祥子被骗了钱,虎妞也怀了自我的孩子,被逼婚。之后虎妞难产死去,自我心爱的小福子也受不了凌辱自杀了。祥子的生活低入了谷底。他便堕落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重情义。以前的祥子生怕自我一不细心抢了别人的生意,而此刻的他却与一个妇女较劲。彻底变成了一个痞子。
祥子的亲身经历告诫了我:做人必须要大方,要放下矜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决不能退避。祥子之前不愿意见虎妞其实就是不敢去应对虎妞。而如果他能放下矜持的话,勇敢地去应对虎妞的话,或许他们两个就能够说开,也不用被逼婚,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一档子臭事。
如果他能在虎妞难产的时候不吝啬于钱,去请一个医生,虎妞也就不会死。祥子之所以会变成如此的模样,是因为他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去回避,而不是去应对。
祥子惨,可怜,是有原因的。有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用在祥子身上有些重。但确实如此。祥子可恨,可恨在他不会放下矜持,他过于吝啬。于是他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他一失去什么,便变得有些吝啬、无情。而他越吝啬、越是无情,他便越会招来不幸。祥子认为这个世界在和她开玩笑,捉弄他,于是便堕落了。
或许当祥子真正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才反应过来,自我的悲惨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