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6篇

时间: 2022-04-19 栏目:观后感

《好记者,讲好故事》,一名名记者用切身感受,用在扎根基层,百姓中间,活的素材,激情澎湃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欢迎查阅!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我们持续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里的每位记者讲的都非常棒!他们讲的每个故事都非常感人,还有值很多得我学习的`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丹讲的“大山深处的幼儿园”。那里的好多孩子都不知道早上要刷牙洗脸,当他们看到牙刷时都不知道该怎么用。后来,在李丹阿姨10天的教导下,他们不仅学会了怎么刷牙,还可以完整的说出汉语。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告诉他们牙刷是怎么用的。当我看到大山里的孩子,冬天还光着黑乎乎的脚丫穿着破凉鞋时,我心里真的非常难过,好想把自己的鞋送给他们穿呀。

这里的幼儿园有5个班,其中4个班里都漏风,里面的桌子椅子都很破。李丹阿姨还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叫小阿牛的姑娘,她都十岁了还在幼儿园里上一年级的课程,上完课就要去操场上自习,因为他们还要腾出教室让别的孩子上课。

从这里我体会到,不是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像我这样幸福,有多少儿童还缺衣少食,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我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学校里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实现自己的理想!

妈妈的话: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我和孩子都感触很深。每一个故事不仅令我们感动、而且还传播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凝聚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激励着孩子前行!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2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2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7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展现了全国新闻战线在2022年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优异表现,为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献礼。

记录伟大时代,见证难忘瞬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洪玫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中两个经典镜头创作背后的故事,表达对建党的深情礼赞;透过《夜空中最亮的星》,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记者兰真分享了她报道中国航天发射任务时的难忘经历;参与以年轻记者视角看的采访报道,辽宁日报社记者孙明慧坚定了在强国路上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多年跟踪记录袁隆平院士的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尧带来了这位大科学家毕生追求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背后的感人故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李琳分享了在边境斗争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以青春的爱奉献祖国的感人瞬间;西藏山南市措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旦珠记录下西藏人民生活变迁的动人历程;中国邮政报社记者陈颢月以几位邮递员的邮路故事,传递着他们执着坚守、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

点亮心中灯火,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硕讲述中国奥运健儿在东京奥运会的世界赛场上展示中国伟力的精彩故事;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新华社记者徐泽宇以手中的笔和镜头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歆旎分享了追踪报道云南亚洲象北移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历程。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乏推动社会进步的引领者。但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中,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行业奋斗者。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3

“听了他们的故事热血沸腾,我会坚守在记者岗位,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今天下午,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组织开展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以网络直播形式“全国开讲”。成都市、各区(市)县委宣传部,市级新闻单位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工作人员,成都大学新闻学院等分别组织观看,借此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学习发扬媒体精神。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在内的全国15家媒体的15名记者在线直播,结合自身采编工作,以真实的笔触、生动的文字、朴实的语言、美好的镜头,将一个个好故事娓娓道来。故事里,从家国情怀到脱贫攻坚,从“一带一路”到人间真情,从大国制造到大爱无疆。抒写着人民心声,见证着时代进步,传播着中国声音,树立和传播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好记者讲好故事”是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共同主办的活动,从2014年开始,已连续举办6届。这个活动已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树立记者形象、推动队伍建设的一个创新平台。

“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参会人员向记者表示,“作为同行,他们能把故事挖掘的那么深,我很佩服。目前成都正在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我应该好好学习这些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能力,为成都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4

历时3年,17名记者,跑53个小区,写61个版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解救“悬空老人”》的故事再次走向全国。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战线不断增强“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今年继续举办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6月23日14:30,巡讲活动将以网络直播形式“全国开讲”。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在内的全国15家媒体的15名记者在线直播,讲述他们在践行“四力”新闻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最近3年,大河报记者团队接力聚焦“悬空老人”,持续追踪河南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进程,推动河南省、市、区三级加梯政策的出台。特别是2018年的系列追踪报道,获得中宣部表扬和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网络直播现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记者杨书贞将代表河南媒体同仁以《解救悬空老人》为题,讲述河南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和媒体的责任担当,再现一批心系民生的新闻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奔走的姿态和为民的初心。

据了解,记者杨书贞去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经层层选拔跻身“全国30强”,荣膺“优胜选手”。去年12月,杨书贞作为全国巡讲团成员前往北京、石家庄、太原、商丘、新乡、洛阳等地现场讲述“河南好故事”,传递“大河好声音”。先后走进新华社、北京大学等单位,与宣传文化部门、当地党政机关、高校师生分享《解救“悬空老人”》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河南新闻工作者努力践行“四力”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河南新闻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5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大学生,我叫晏__,现就职于__电视台,我演讲的题目是《新人、新岗、遇新事儿》

事情还要从20__年说起。打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特别爱干净,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以后参加工作了,别的不说,工作环境一定要好。到了台里之后,有独立的办公桌,有自己的电脑,屋子里还有空调,更难能可贵的是,台里的领导、同事都对我这个新人倍加关照。软硬环境都这么好,夫复何求呀!于是,我就在这安逸舒适的环境里每天录稿、出镜,偶尔出去采访,顺便跟着记者溜达溜达,看看广袤富饶的盘锦大地,这小生活,多好!

滋润自在的小日子就这么一直过着,一直到了20__年的11月29号,这天和往常一样,穿戴整齐的我早早的来到了单位。刚进屋,台里的一位记者跟我说:“走啊镜涛,跟我出去采访呀?”我心里一想又能出去溜达了,就说:“走着”。帮忙拿着机器就上了采访车,跟着老记者下乡去了。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刚吃完饭,略带困意的我,问道:“郑哥,咱下午去哪呀?”“养鸭场”郑哥答道。

一听养鸭场,大家猜我怎么想,当时我就想,这一定是一个既有麻辣鸭脖,又有麻辣鸭舌,还有麻辣鸭肠的地方······想到这儿,困意全消,向往之情涌上心头。

但我还是佯装淡定的回答道:“哦,咱啥时候去呀?”郑哥说:“时间紧,现在就去。”我心中暗喜:“鸭脖,我来了。”

可当车拐个弯进了养鸭场之后,我当时就傻眼了,心马上就凉了半截儿。鸭脖、鸭肠、鸭舌一样都不少,可···可都在那一只只活鸭子身体里装着呢。当时正好有辆货车在装鸭子,看装鸭子的工人娴熟的“一手掐俩脖”,四只鸭子就被扔上了车。伴随着冬天的大北风,漫天的鸭毛,就跟那下雪似的,不过丝毫没有漫天飘雪的浪漫,只有随风飘散的阵阵恶臭。此时此刻的我,一边哀叹鸭子命运的悲惨,一边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天真。可来都来了,怎么办?祈祷赶快完事吧。

忽然,郑哥喊道:“镜涛啊,跟我进棚里来”我心中暗想,终于不用忍受鸭毛满天飞了,二话没说,拿着三脚架就跟进去了·····

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来不及鄙视自己的无知了,走进鸭架的一刹那,一股股热气裹挟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臭,扑面而来,中午刚吃过的美味开始一个劲儿的往上反,我尽量在和自己的胃抗争。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眼镜上了霜,鼻子和嘴还都不敢出气,我只能呆呆傻傻的站在门口。

这个时候,郑哥再次叫醒了我:“镜涛啊,你往里走走,抓只鸭子和那大哥一块看看,咱拍个画面。”

我愣了一会神儿了,养鸭场的大哥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和顾忌,就主动抓了一只鸭子,见此情形,为了完成采访任务我强忍着恶心,凑了过去。拍完这组画面之后,一直忙碌着的郑哥似乎看出了我的不适,说道:“镜涛啊,你出去等我吧”当时我恨不得借俩腿跑出来,在瑟瑟的北风中,也顾不得漫天鸭毛,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还算新鲜的空气。

缓过来的我,透着门缝看郑哥,他一手扛着机器,一手拎着三脚架,一样没有防护措施,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也难以忍受,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认真拍完每一个画面。再看鸭架旁的饲养员,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记得在学校期末考试答题的时候,有一道题恰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时我曾经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人,一个能沉下身子,贴近群众的人。”此刻我才明白,那些整日与鸭子相伴,对我所谓的恶臭习以为常的人,不正是我们的群众吗?而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却违背了当初卷纸上我写下的话。想到这里,我再次走了进去,第一次在恶臭中开口说话:郑哥,我帮你拿三脚架······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这却是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那天采访结束后回到单位,照着镜子择下头发上的鸭毛,闻着羽绒服上散发着淡淡的臭味,我并没有抱怨,我为自己感到高兴,我战胜了自己,挺了过来。并且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愿望,我要做一个贴近群众的人,贴近生活的人,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谢谢大家!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篇6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桃子的故事。

____年6月,__区和新镇永兴村2组的周义芝迎来了家里桃园的第一次大丰收,但她犯了愁,“怎样才能卖完这几千斤桃子?”走进周大姐家中采访,才发现她的不一般:照顾着3年前意外摔倒瘫痪在床的丈夫和长期身患眼疾的八旬老父亲,她是家中唯一的劳力。随后,晚报团队发起号召:全城义卖爱心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不到一天时间,周大姐家的3500斤桃子全部卖出。

____年5月,周大姐家中意外发生了一场火灾。通过晚报搭建的平台,普通市民、学校师生、公益组织……各个渠道的爱心汇集,再次成功地让周大姐家4500斤桃子售罄。一颗颗小小的爱心桃,见证了__这座城市的善意和爱心,也告诉全社会:__这座城市,不只有经济的繁荣,还有精神的美丽。

    【观后感】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及感悟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