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爷爷的水田旁见到过一种植物,听别人说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蒲公英。
我常想,这小小的蒲公英,那绒衣里的一个个白色的新生命会飘向何方?又会有怎样新的生活?也许她们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吧。于是,童年里关于未来、关于成长的梦便随着飘向远方,充满了无穷美好的憧憬。那时,我便迷恋上了她。
再一次与她邂逅,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是在爷爷家后院的一个小角落。太阳没有了往日的神采,慵懒地在云朵里打着瞌睡,那儿没有阳光,只有无限的阴暗笼罩着。几茎枯草耷拉着头,当萧瑟的冷风吹来时,才显现一丝的活气。我也不知道什么风把她吹到了这个墙角,靠着一点雨水和泥土,竟然也开出了小花,并在这个没落的秋日成了绒球……她独自在角落里沉默着,根是歪斜的,叶是耷拉的,看到她的容貌,我失望了。在阴暗的“魔障”下,她失去了以往光彩,就像公主失去了王冠,显得是那么孤独、落魄。那次以后,我对她的印象大为改观,它太普通了,一点也不好看。有时,我甚至还想将她拔起,以免碍眼。
有一天,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篇
秋日,是生命的起始。
人言秋,是万物终结的时节,生命在此间消逝,我却不然。
我走在深秋的山上,萧瑟的秋风拂起了一地黄叶,沙沙,惆怅。身心不觉疲惫,随性躺在了树下,仰望被落叶覆满的天空,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灵魂逸出了身体,惊奇地打量着世界,如此寂寥的秋,正是“凄凄惨惨戚戚”之景。
忽然,一个微小的声音响起,我向下看去,居然是一片落叶,叶枯黄,似乎生命已到了尽头,“你快不行了吧。”叶的声音听不出丝毫悲哀,却仿佛有一种解脱,“你遗憾吗?”“怎么会,这枯死的身体禁锢着我,我即将融入泥土,化作新生命,再次生长出来!”一言未尽,就沉入了土中。似乎看见,老树中又多了一个全新的生命,酝酿中的生命。喜悦回荡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灵魂凝结在了空中,“死亡即是新生。"
一阵狂风呼啸而至,在惊叫中被卷入天穹,我惊惶,在空中摇摆不定。
找回了平衡,正想回身质问,风却不语,无声地飘然不见。”雁!“惊奇的我看着优美的人字雁群,呆了。只见苍茫天地间,孤独的雁群由远及近,心中的悲戚油然而生:”你们是要离开这悲寂的秋吗?“雁们发觉了我,“你怎么会这样想呢?”另一只雁也是用惊讶的目光看我:“秋天可是孕育生命的季节,我们的离去是为了明年的归来啊,多好的季节。”我疑惑:“怎么会?”
一只通体黝黑的小雁发话了:“秋季的离开后,明年会有更多的雁归来,种族的兴旺也不全靠着迁徙了。”,“秋天里的大雁,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雁,渐渐远去,天似乎不那么浑浊了,思考着那番话,还萦绕在耳边,“离去为了归来,不是吗?”我在心中自扪。
风轻轻地将我送回地面,“秋可不是悲寂的,它是一个起始,轮回的起点啊。”
我站起来,凝视着无形的风,“没错啊。”脚步轻快地向山下走去。
黄叶满地,但已不再悲凉,看天,多清澈,无暇,金黄的季节,多美好。
秋之梦,让我懂得许多。
换一个角度,人生处处有风景。——题记
冰,是坚冷的,但同时也是晶莹的;火,是干烈的,但同时也是温暖的;高山,是险峻的,但同时也是雄奇的;大海,是幽深的,但同时也是湛蓝的……自观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矛盾相生?如果我们一生只认得消极,那人生就成了几十年穷山恶水般地险恶。但倘若眼界放开了呢——
换一个角度,其实人生处处有风景。在一片好水好山好天色中尽兴游览跋涉,谁还会觉得山路艰险呢?
古老的“庄周梦蝶”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一桩奇妙的悬案。庄周一日于梦境中恍惚身处花林间,振翅而飞,身轻如蝶。梦醒后,他发问,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他进入了一个“物我混同”的高深境界,美妙的哲学世界向他叩开一扇洞见奇风异景的大门,从此,他的人生一路风景逍遥。试想想,在那个时代,若是普通人定已内心不安,寻医问药解梦去了吧,看不透其中的悬机,一桩怪梦便还是一桩怪梦,难成奇景。
近代大洋彼岸的一位伟人——林肯,曾因身材矮小而受尽嘲讽,但他如是对答:“我的双腿的确不够长,但却是恰到好处,让我能够步履坚实,看见近处和远方,不因身材过高而不顾脚下,好高骛远。”听到这样一番话,原先嘲讽他的人都哑口无言。正是因为他站在了一个合适的高度,协调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冲破艰难险阻,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站在新的高度,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国家日后光明的前景。他的人生因此变得意义非凡,亦处处都是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人生处处有风景,风景千姿万态各有其异,只是角度不同;“静能生悟,花开鸟啼间,都是化机”,在美好的风景背后,有更动人的景致,人生不是一陈不变的,翻过了,看透了,一切就又不同了。
所以,当你看到面前的阴影时,不要忘了背后就是阳光。人生处处都是风景,只是看你是否愿意驻足观览,是否愿意细心发现,是否愿意摆好心态。
换一个角度,人生处处有风景。
生命中有许多美的绽放,那一道道明亮的彩虹,一次次绽放的绚丽烟花,一朵朵用心血浇灌的花朵,绝美的风景演出了精彩的人生。
——题记
我的风景非常简单,那一片落叶的定格。那一朵雏菊绽开的瞬间,那滴雨露滑落是划过的精彩,都是我沿途中的风景,因为人生的磨难之多,途中的风景便是心灵的慰藉,将那些点滴的风景铭记于心,定能为我打开心灵的天窗展开人生的旅程。
若说我是一个奔跑中的人,只为了目标而努力,那也是不可否认,人生的时间何其的短暂,所以我忽视了沿途的风景,只是因为灰暗的心灵蒙住了我的天窗,风景在我的脑海中早已遗忘,他人将生命演到高潮,使自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是这样的风景拦住了我奔跑的步伐,结束了浑噩的生活。
它们将我环绕,点点的光辉温暖着我冷漠的心,微小的花草用姿态擦亮我早已封闭的眼,眼溢出了眼泪。似在懊悔虚度的光阴,我惊愣的站在原地,莫名的心慌,我的世界如此的苍白,一阵阵揪心的痛刺痛着我,我所付出的的值得吗?那灰色的天空枯萎的花草,似在嘲讽我没有风景的空虚,我迷茫了,我的风景在哪?
一滴从我世界掉出的晨露将我唤醒,晶莹的露珠里浮现儿时的片段,依旧是那个我,却有着不同的心,稚嫩的话语温暖着人心,小小的双手扶起了一片善心,我的心震动了,封锁的门突然射出耀眼的光,那一刻多年的枷锁猛然消失了,更多
我的风景非常简单,真的非常简单,只是伸出一双手,风险一份情,这是我的风景,蓦的我忽然发现那片灰暗的世界再次得到了春天的眷顾,那一朵朵的绽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微风轻轻的吹来,这是我与天空的对白,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了我的窗台,微弱的声音,唱出最闪亮的期待,其实风景一直与我同在,我的世界此刻春暖花开。
我找到了我的风景,但对我来说成为别人的风景就是最美的,我愿意成为人生中最绚丽的风景。
——后记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筑梦路上》,这本书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章立马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原来,这篇文章写的是人类不好好保护环境,环境被污染的一本书.看着文章中的一个个环境被污染的片段,儿时的情景,像喷泉似得涌现在我的眼前……
我只有4岁的时候,天真无邪。那时,外婆家门前有一块绿茵茵的草坪,我时常坐在草坪上,仰望天空,看着雪白的云朵,我便以为那是长在天上的棉花糖。看着天上大块大块的“棉花糖”,心里不禁浮想联翩:那一块块棉花糖好吃吗?甜不甜?嗯,好想尝一尝哦……我边想着,边跳起来,尝试着用手去够着“棉花糖”,但是却不行,我的心中盛满了失望。于是,我便盼望着长大,因为我以为长大了就可以吃棉花糖了。现在,我成长了,身高由1.15米到1.25米,再到1.35米,正在不断增长,但为什么洁白如雪的“棉花糖”离我远去了?天真的我,以为是“棉花糖”不辞而别,去了其他地方玩耍。“它会回来的。”我安慰自己,但是依旧很少看到它了……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11岁的少女了,知道了为什么“棉花糖”当年不辞而别了……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让天空也发灰了,更别说洁白如雪的云儿了。但我只是不想让它离开,因为它是我童年的回忆,我不想这段记忆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蒙上一层灰尘罢了,有那么难吗?
怀着悲愤的心情,我又看完了其他部分,文章的下部分写的是人类意识到了过错,开始积极开展“五水共治”行动,拯救地球母亲。文章中就有一个例子:从前有一个“黑水村”这个村子里村庄道路狭窄,杂物、垃圾到处都是;水塘发黑、发臭,蚊蝇滋生……所以,尽管这个村庄的房子越建越漂亮,收入年年在提高,人们也不幸福。自从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以来,村里的两口臭河塘也通过清除烂泥,引清水等方法,使这个臭水沟面貌焕然一新,成了叠水瀑布。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自然也很欣喜。
美丽浙江,指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科技发展,还有天蓝、地绿、水清的浙江才算是真正的美丽浙江。换个角度想想,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如果有一天地球有了各式各样的气象灾害,我们叫苦不迭时,却忘了是谁一手造成的这灾害,这个元凶就是我们人类啊!我们人类也只是大自然生物中的一小部分啊,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已经有许多了,我们无权再干涉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和生态平衡了。不是吗?
瞧,今日的翠湖,随处可见碧绿的河水、茂密的水草、精致的凉亭,悠闲的游客,构成的自然的和谐画面,谁见了,心里都会有一股暖流流进心田——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消逝的风景,如今又回到了这片人烟袅袅,技术先进的广阔土地,是多么让人欣喜!我站在公园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希望这种生机会在地球永存,永远不会再消逝!
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生活中每一处曼妙的风景,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对美的渴望。禅语云:“象由心生。”我们以心为底片敏感地去认知这个世界时,它反映给双眸的也定会是流连不绝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哪儿有风景?我们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去寻觅呢?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到远方去,就会找到不曾碰触的美。而我却以为不然。这深邃幻美的世界里哪一处没有美的所在?远方固然神秘,它在冥冥之中召唤着你携信仰起程,去追寻梦中佳境,去探索和记录一处又一处未知的风景。这让我想起三毛,她只因在书页间与撒哈拉沙漠结下了一面之缘,便勇敢而毅然地追随灵魂的向往,为梦流浪。多么令人动容!
而我们身边每一寸熟悉的土地上,又怎么会没有风景串联映衬呢?春华秋实,寒暑枫露,每一度轮回都是岁月的华丽转身;晨曦灿然,暮色深沉,每一天的世界都在上演不同的变化。只是日日置身于其中的我们又何曾觉察到,了解到和体味到呢?我们总以为难以抵达的风景,难道不是一直都环绕身边,却为我们所忽略吗?
闲暇时候翻翻龙应台的《目送》,看到一张张由她亲自拍摄集合而成的插图,心中总免不了一阵惊羡。生活本就是一本巨幅影集,我们每一天都用眼睛在观察,但有没有意识到要将它们记录下来?若是真正留心记录下来了,又是否曾用心去品咂和体味,是否有所懂、有所悟呢?到头来,真正看透无数风景的,诚然是我们的眼、我们的心啊。
每天上学放学经过熟悉的景物,路过熟悉的街角,拐进熟悉的巷口,我却总感觉前后迂回的风景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专属的风韵和情致。而我的种种心境也成就了蕴诗、蕴画、蕴情的胜景。它们永远定格在了脑海里,渗进了灵魂深处,教会了我如何以一颗丰富的、灵动的心去感知身边的每一处风景。
风景自在其所,待人以眼去观,以心去悟,它们自会寂然沉淀在你的生命里,不再流逝。心若未倦,美亦不朽。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今天,我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九寨沟何以得名呢?因为它有九个藏族村寨组成,所以才得名九寨沟。
沿着九寨沟著名的景点藏龙山,一路向上走着,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大的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小的却只有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小。深的有几丈深,浅的用小拇指就能碰到池底。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更让人不解的是池水的颜色:它们有的是白的、还有红的、蓝的、紫的,绿的……应有尽有,颜色各异。
最为奇特的是这些五颜六色的水当你用手把它捧起来仔细看看,却发现又是普普通通的清水。太阳出来了,藏龙山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为什么明明是清水,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颜色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粗细各不相同,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照到水池里,就会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来到半山腰,有一棵松树,人们叫它独臂老人松,这棵笔直的松树右边有着茂盛的枝叶,可树木的左边却是光秃秃的。这真让人听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传说这里的人们从前生活得幸福宁静。可是,一个怪兽闯进村子之后,村子里就不再安宁,它毁坏庄稼,欺压百姓,人们对它敢怒不敢言,一位老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与怪兽决斗,大战三天三夜之后,怪兽被消灭,老人遍体鳞伤,甚至失去了右臂。最后,老人为了让村庄更加平安,化作了一棵松树日夜站立驻守在那儿。
九寨沟真是既神奇,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