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是多么有趣呀!我给大家讲一件我在寒假中最难忘的事吧!
那天,我们一家和妹妹们去普者黑游玩,普者黑位于云南南部,海拔只有150米,属亚热带气候,虽然富源很冷,但普者黑好热,我们先找了一个“农家乐”住了下来,第二天再出去玩。
第二天我们去乘船游湖。上船前我们每人买了一支水枪,上了船,船夫划着船,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前进,过冬的鸟儿起起落落,伴随着我们的游船前进,湖面小船荡起阵阵涟漪,湖边草木丛生,翠绿的,灰褐的……各种颜色都有,湖水很浅,但却十分清澈,用水枪就可以触到湖底。湖底的水草很多,景色非常美丽,我们不约而同地大声赞叹这美丽的景色。
一会儿,湖中的小船多了起来,大人们在这没有冬天的湖中忘却了平时严厉的面孔,相互打起了水战,不时传来兴奋的笑声和叫声,看着他们玩得那么开心,我们几个小孩子也想插入去,可他们打得实在太猛了,我们插不进去。正好旁边驶来了一艘船,爸爸叫了一声“开战”,我们也泼起水来,我们用水枪吸了些水向他们喷去,他们想反攻,可是没有机会,我们喷得他们东躲西闪,他们实在打不过,只好投降叫停。
又一艘小船划到我们附近,爸爸再次叫“开战”,大家又“打”了起来,这次,我们没那么走运,他们大人太多,实力太强,而我们小孩多,被泼得全身湿透,十分狼狈,只好投降叫停。
打了水战,游完湖景,我们上了岸,阵阵微风吹来,大家才觉得挺冷的,却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上岸的人们说笑着,走进餐馆,吃完饭。该回富源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寒假生活是这样多姿多彩,是这样的快乐,我喜欢寒假,我期待着下一个寒假。
成长,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辛酸,有苦辣,当然也有甜蜜和美好。就像一个打翻的调味瓶,纷繁复杂。
成长是苦涩的—伴随着成长我们失去了太多的美好,增添的却是太多的忧愁。你还记得小时候与小伙伴尽情的玩乐吗?你还记得那时天真无邪的笑脸吗?你还记得那时爽朗的笑声吗?……太多太多了。回忆起小时候总是美好的,而现在,不能再尽情玩乐,各方面的压力更是把你压得喘不过起来,不能任由心情而任意或喜或悲,更多时候你需要懂得谦让,懂得宽容,你的自由越来越被束缚,你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成长是辛酸的—记得小时候磕着、碰着、或有事不如意了,我们便会毫不犹豫“哇”的一声哭出来,痛快的哭一场过后便会雨过天晴,心中更是感到十分舒畅,伴随着长大哭声越来越少压抑在心中的忧愁越来越多,明明有些是你受不了的委屈却一个人暗自藏在心里,一个人慢慢消磨,或一个人躲起来暗自流泪,久而久之你的心理负担日益沉重,心思也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说不清,有太多太多的时候别人不了解你,让你觉得酸酸的,真不是滋味。
成长是甜蜜的—伴随着成长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了解了社会,交了越来越多的朋友,获得了成功,这些都让我们倍感甜蜜,渐渐的我们接受了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慢慢的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朋友间的友情让我们心中十分温暖,平常的点点滴滴,就让我们回味无穷。我们正一步步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做了许多的事,这些都让我们兴奋,觉得长大的感觉真好。
成长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时候你会很自豪地说:“我长大了!”有时候你却十分懊恼地说:“我不想长大!”这一切就像打翻了调味瓶,酸、甜、苦、辣让你一个个尝遍。
鞭炮声依旧那么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那么绚烂,眼花缭乱。只是年味随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在小时候,村里的每个孩子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游戏可以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衣服、好吃的不再是过年才会有。游戏?大人小孩都钻进了手机里。过年都没有了过年的味道了,好像过年除了可以收到压岁钱以外,其它的差不多都跟平常一样了。我也不再盼望过年、不再喜欢过年,因为这种失去年味的过年毫无意义。
记得小时候过年,我们都会特别的兴奋,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吃的,比如:酥食、麻饼……以前这些都是妈妈在过年前几天亲自做的,但现在这些吃的都是在街上买的,没有了妈妈味道,更没有了过年的味道。好玩的,比如:“插秧”、“栽摇钱树”、舞龙灯、“打耗子”。在小时候我们过年玩的最多的是“打耗子”。“打耗子”即用绳子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众孩边打边问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问你耗子落窝不落窝?”“不落窝……不落窝要打落窝!”接着在一片喊声中以棍追击草鞋到主人门口讨要粑粑,要完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邻近村寨。
“打耗子”这个游戏是小时候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去玩的游戏,现在我们都长成了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年了,这个游戏已不再是属于我们的了,虽然现在村里还是有很多孩子,但这个游戏已经没人再玩了,就好像一样东西从此消失了一样……
现在过年,孩子跟平常一样依旧还在手机里游玩,大人呢?也和平常一样,忙碌的忙碌,玩的玩。过年已不再拥有小时候的那种浓浓的年味,年味已变淡,过年还有何意义?
打自你生下来,亲情就一直环抱着你。
刚出生
“出生了!出生了!还是个儿子!”奶奶高兴地从护士手中接过白白嫩嫩的我,高兴极了!爷爷轻轻地抚摸者我的脑袋,乐得合不拢嘴。母亲抱者我,亲来亲去。父亲高兴地说:“我的儿子多好看!嘿,真不错!”姑姑姑爷在旁也乐着说:“这孩子大耳朵,长大后准当大官,有的吃!”大家都乐开了花。
七岁时
那一天,我发着高烧,躺在病床上。母亲愁眉紧缩,坐在我身边,喂我吃药。父亲坐在小板凳上,双眼凝视着一滴滴雨水从屋檐上滴落。奶奶跪在神像前祈祷。爷爷在屋内来回地走动着。我,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十二岁时
“妈,今天的饭菜真丰盛呀!”“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妈妈笑着从厨房里又端着一盘菜走了出来。“谢谢!……儿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我给你一个礼物吧。瞧,这是昨天考试的试卷,我得了满分呢!”“噢!儿子真棒!”“儿子,看??我给你带什么礼物来了!”父亲走进家门,我跳了起来,“篮球??”我喜不自胜。奶奶、爷爷拎着一个大蛋糕,走进家来。“孙子,看看我们给你订做的生日蛋糕!”爷爷笑着说。“真大呀!爷爷奶奶,你们也坐下来吃一顿吧!”“呵呵,好呀!”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吃着,笑着……
……
生命就是这样??自从你生下来,你就拥有了无限的亲情,让你拥有无限的亲情,让你永远不会孤单!
拥有亲情就是拥有了一切,请不要再奢望!当你哭着说你错失了观看美丽的星辰的时间时,不要低着头埋怨,否则你还会失去欣赏温暖的阳光的机会!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一个孩子在描述美好的春天的课堂里这么说:“我非常非常讨厌美好的春天,因为美好的春天来了,我妈妈就要走了。”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一个孩子的心中,美好的春天,会是这么心酸的事情。这个孩子,叫做龙芝,今年8岁了,她是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好友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的爸爸妈妈全部都在杭州打工。
在我观看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时,我了解到这些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全部在外地打工,一年基本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回来一次。在好友小学,有一位吴老师,他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的年轻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种了一棵心愿树,老师告诉孩子们:“如果想妈妈了,就对心愿树许一个愿,妈妈一定能听到的。”
在湖南卫视和众多志愿者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好友小学重建完成。当老师和同学们下了车,摘了眼罩,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二层楼房。当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教室时,有大吃一惊:桌子摆得很整齐,而且每个桌子上都放了水杯、书本和一张新年贺卡。大家又来到那英阿姨为他们创造的“梦想中心”,播放了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为孩子们重建学校过程的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播放完后,那英阿姨告诉大家,还有一个视频,这是为龙芝的爸爸妈妈们拍摄的一个视频:一月十七日是龙芝的生日,龙芝的爸爸妈妈在视频中祝龙芝生日快乐,并告诉她,爸爸妈妈也非常想她。龙芝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要求导演能让她再看一遍,并且保证这次不哭了。导演答应了她,可龙芝的泪水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孩子们和吴老师来到了节目录制现场,曹颖阿姨告诉大家,春晚节目组把孩子们在全国各地的爸爸妈妈们都请来了。孩子们都哭了。看着他们团圆的情景,我也流下了眼泪。美好的春天,这个词应该是充满温暖的,可是在一些留守儿童的字典中,是冰凉的。幸好还有吴老师在,如果吴老师也走了,那么,美好的春天会没有温度,会比冬天更冷。
泪水,是由一滴滴泪珠汇集而成的;泪水,是由一次次失败形成的;泪水,是由于兴奋、激动的心情导致的;泪水,是母亲那无人知晓的辛酸绘成的。
泪水,有甜有乐,有酸有苦,而母亲的泪水却总是酸的、苦的。
记得那天晚上,母亲流下了她久违的泪水;记得那天晚上,母亲流下了她辛酸的泪水;记得那天晚上,母亲泪流满面。
那天晚上,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在市场住。”我只是想说这样会离学校比较近,可妈妈不知道,误以为我不喜欢在家住。带着有些生气又失望的语气说:“你要想在市场住,过几天我把你的东西都收拾收拾,弄到市场去。”我很委屈,回了一句:“这么说是我不听话了呗?”妈妈并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在这漆黑的、寂静的路上。我也随之放慢了脚步。望着天空,觉得好凄凉,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
我去了厕所,妈妈她不知道,回头看不见我,以为我一生气跑回了市场,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回到家,我并不是像往常一样,见到妈妈跟她打招呼,而是气冲冲地跑回了我的小屋,躺在了床上。这时妈妈也进来了,用她那看起来毫无生机的手摸着我的头,眼里噙满了泪花,也许是被妈妈感染了吧,我心头微微一震,只觉得有一股洪流,从心底涌来,冲出了我的眼眶,我哭了。可是我没有将泪水拭去,任它打湿我的脸庞,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别哭了啊!妈妈只是想每天早上看不见你们,放学回来能看看你们,晚上能为你们做顿热腾腾的晚饭。妈妈以后再也不说你了啊!”我抱住了妈妈,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泪水,是母亲那无人知晓的辛酸绘成的;泪水,是母亲埋葬在心底已久的苦织成的;泪水,有甜有乐,有酸有苦,然而母亲的泪水却总是酸的、苦的。
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当时的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眼角流下了一滴泪水。
不可能每一朵花都能独占四季的阳光和微风;不可能每一颗星辰都会拥有璀璨的光芒,夺人眼球;不可能每一只鸟都能拥有清丽的歌喉,唱出或婉约或激昂的歌曲……该用怎样苍白的语言来描诉这支离破碎的事实,该用怎样的完美来拼凑这残破不堪的生活?那,究竟什么才是生活呢?
生活是不公平的。为何有的人可以坐享其成,有的人苦苦奋斗一生,却不见任何收效?有些人轻而易举的迈向成功的金字塔尖,有的人竭尽全力还在来路上喘息着。风沙剥尽了皮肉,却还在愚蠢的执着坚守,还是未能饮到成功之泉。生活是一场不公平的游戏,我们在游戏中早就被安排了一生的角色,或富贵,或贫穷亦或是逍遥。庄子毕生追求逍遥,始终逃不了命运的束缚。难道生活真的像是叔本华所说的那样“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的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义的摆布,追求人生的目的是毫无意义的”。
生活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我的灵魂禁锢在暗无天日的深渊里,看灵魂挣扎着,寻求着解脱。他却在笑着我的愚蠢,原来我的坚守在生活眼里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生活是冷酷无情的。它就像势力的商人,在你有利用价值是会青睐于你;在你无利用价值时将你狠狠抛弃,卑微连尘埃都不如。出身高贵的人会拥有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幸运,享尽人生之美,衣食无忧。而卑贱的人只能卑躬屈膝的去乞求人生。如果李白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定会被改写,即使再傲气的人一定会被生活所折磨;再逍遥的人也不能拥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的心态;再自信的人也不能做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举动。生活的残酷会将傲骨压折,摧毁良好的心态。
我此刻明白,生活就是我们哭时,他在笑。
理想是最符合教育规范的目标,也是最符合自身条件的方向。听从召唤,围绕目标,想所能想,做所能做。人不能没有理想,人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瞎想妄想。
确定理想无不与本人所处的环境、自身的能力水平相关。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理想,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目标,小人物自然也有自己的方向。据说某地“叫花村”乞讨者出去的目标就是,下一年回家过年的时候,能要到修几间房子的钱。好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目标也很简单,他们想着把结婚养孩子的钱准备好,不再为孩子上学缴费发愁。我的'阶段性理想当然更简单了:做民工的时候就是吃饱饭;工作后想着能进步,受到领导表扬提拔;现在则是全家健康,人人平安。再具体一点,迫切愿望是儿子尽快找个好媳妇。
看出来了吧,理想的最大特点就是量体裁衣,看菜下饭。理想是理性地想,所以不会漫无边际。
但其实,理想是最折磨人的想象。不为别的,就为它的实在,它的实行与实现是近在眼前而且天天离不开的。比如打工者吧,如果有一天因为下雨刮风无法上工少一天的工钱,那就不得不在思想里折磨自已——担忧什么时候才能补回这一天。生活是实在的,理想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最基本的生活目标,所以实现理想的压力也就极其真实紧迫。
一个真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个负责的人、一个守诺诚信的人。这样的人,生活的脚步一定是沉重的,因为生活的负重,必定让他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经常在夜半三更折磨我们失眠的想法,多与理想有关,多是一些急迫的生存生活的现实问题。就是恋爱婚姻,也是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男女的最基本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