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覃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是浙江人,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经担任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的作佐郎,后来出任宋朝的官员,杨覃勤政爱民,在当地颇有名声,是一个好官!
杨覃
原名蟫,太宗诏改为覃,字申锡,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年轻时曾献书吴越王钱俶,得仕入署著作佐郎,入宋后为禹城县尉。
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授徐州观察推官,改著作佐郎,知戎州。再迁太常博士,出使陕西。
淳化年间(990—994),转屯田员外郎、同判寿州。巡抚潘慎修表荐其政绩,诏命知州事。数月后应诏还京,遂同判永兴节度使田重进军府事。因重进违法乱纪,覃与之事多抗执,就请求调任,未许,转都官员外郎。当时朝廷调兵征讨李继迁,杨覃催办军械粮饷十分苛急,引起地方势力不满,怨声载道,于是改任职方员外郎。
成平初年(998),迁屯田郎中、三门发运使。以吕蒙正推荐,诏命入判三司磨勘、凭田、理欠司。
成平四年(1002)春,覃上言请用刑适时,并献《时务策》5篇(御戎、用兵、为政、选贤、刑罚)。
成平五年(1003),权任同知贡举,出为陕西转运使。因边事对策与边将朱台符等不同,徙知随州,后移唐州。
景德二年(1005),应召入朝,巡抚河北亶、滨、棣、德、博等州,赈济备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后出知潭州,镇抚有功,加刑部郎中。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代领淮南、江南、两浙、荆湖诸路制置发运使,不久改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广州地有番舶之利,前任牧守贪赃受贿。覃勤政便民,深得舶商和百姓称道,加右谏议大夫。
大中祥符四年(1011),卒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