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恬斋是清朝时期的人物,是清朝中期的商人,年轻的时候开始油塘铺,后来进行凉果加工,尤其是蜜饯,深受百姓的喜欢,在广东享有盛名,成为当地著名的商人!
何恬斋
名甘泉,字若虚,恬斋是他的号。阳西县织篢镇大洲村人,人称何五公。何恬斋原籍江城,20岁时在织篢镇上行街买下一块地,开设福记油糖铺,除经营油糖外,还进行凉果加工。何恬斋利用商船到各地收购生果,制成果品,销往各地。其中最出名的是“软肉酥杧”和“蜜饯黄皮”。清代中叶,织篢福记油糖铺在广东享有盛名。
经营秘诀
讲求信用,薄利多销
福记铺严格质量,童叟无欺,其货物大部分通过订货发往各地,得到客商信赖。该铺还在阳江、恩平、电白、吴川等地设有分店,全盛时期,在国内有42家分店。何恬斋还在埠场、织篢、塘口开设3间当铺。
囤积居奇
收购槟榔
一次是海南有6船槟榔经闸坡运往天津,因台风阻隔,驶入织篢避风,大船遭损坏,进退为难,货主只好贱卖给何恬斋。次年,海南遇强台风,槟榔失收,何恬斋随即将槟榔运往全国各地销售,获取高利。
收购枣子
他从北方贩回大批枣子制成干果。此后北方一连三年枣子减产,何恬斋卖枣果又赚了大钱。
收购花生
还有一次天旱,恬斋认定当年花生会减产,于是早从电白、茂名等地收购大批花生贮备,果然当年花生奇缺,福记的花生油获利甚丰。
富裕之后
何恬斋有了钱便着手做三件事
买田
他将赚来的钱逐年买田,到他60岁时,有地500多亩,田租5000多石。
买功名
何恬斋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花钱捐了个“文进士”,一者光耀门楣,二者鼓励后人奋发读书。
建村
他四处物色村址,最后选定了织篢河下游的大土朗坡,用高价向曾姓人买下来建村。该村主体七座三间三进大屋,绕村筑城墙,城墙四角筑炮楼,城墙内村道开阔,厢房横列,里面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何恬斋晚年,招聘能工巧匠,精心建造何氏宗祠,在祠堂内开设文馆和武馆,供日后子孙习文练武。他还乐善好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织篢大饥,何恬斋放钱赈灾,救活百姓无数,清朝廷为此给他颁发“积善人家”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