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盛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中将,毕业于黄埔一期,早年参与东征和北伐,抗战爆发后积极参与抗战,参加长城抗战、武汉会战和入缅作战,解放前和蒋介石前往台湾,后病逝于台湾!
梁华盛
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连、营长,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积功升至团长。
1925年起在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连营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1930年任第二师第二旅副旅长兼第四团团长。
1932年任第八十三师二四七旅少将旅长。
1933年9月升任第九十二师中将师长,后调任蒋介石侍从室中将参谋。
1936年11月授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预备第四师、第一九0师师长。
1939年初任第十军军长。
1940年冬任四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任中央训练团大队长。
1944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教育长。
1945年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授予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武汉会战、远征印缅抗战诸役。
1946年任东北行辕副主兼吉林省政府主席。
1947年任东北吉东兵团司令官。
1948年1月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同年冬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9年赴台湾。
1982年退役,从事工商业,经营摩托车工厂和华胜、华运、华联三家公司。
1996年春以92岁高龄为《黄埔军校将帅录》题词。
1999年在台湾病逝,终年95岁。
积极抗日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华盛调任预备第四师(后编为第一九O师)中将师长。该师官兵衣袖绣有“忠勇”两字,号称“忠勇师”。
1938年6月,率部在25军编成内赴江西参加南浔线对日作战。7-9月,奉命防守德安、星子一带,保卫九江,侧应武汉,阻击日军。8月率部固守,扼守长江与鄱阳湖水路要冲,侧面威胁西犯武汉的日寇。经过几个月的激战,致日军沉重打击。其中德星公路东西牯岭阵地战之后,战时东京电台著名心战广播员“东京玫瑰”播称,日军最怕的一是宋哲元的大刀队,是梁华盛的第190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