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池养是晚清著名的水利专家,是清朝嘉庆年间的进士,后官至深州知州,后因为父亲去世辞官归乡,在家居住期间,因为海堤决堤,为了百姓,挺身而出,主持修建海堤,最终修建成功,后来陆续修建五十多个水利设施,晚年撰写《莆阳水利志》八卷,总结各种治水经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陈池养
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东阳村人,明世宗嘉靖间,为避倭冦之乱,徙居莆田县城内后塘巷。
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丁卯科郭尚先榜举人
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93名进士。分发直隶候补知县,历署武、隆平、平乡、枣强、元氏、河间等县知县和冀州、景州、深州三州知州。任上赈济灾民、兴利除弊。能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政声颇佳,民望甚高。
嘉庆二十年(1815),池养丁父忧,卸任。次年归里,其后不再出仕。家居近40年,热心公益事业,尤致力于兴修水利,是莆田水利功臣。
道光二年(1822)至二十九年(1849),他主持修复和新建县内水利设施33处,造福于莆田百姓。
道光七年(1827)主持修建东甲遮浪镇海堤,长1114丈,高1.1丈,设东西2石涵,以泄埭水,内筑土堤以捍内水,外叠乱石以拒海潮。福建总督孙尔准巡视时赞说:“此莆百世利也,吾无憾矣!”期间,还建拱辰门濠桥和头亭、二亭、三亭各桥。
道光三十年(1850),池养拆修郡城。
咸丰三年(1853)倡修四城内、外门,并训练团勇。是年9月,永春“红钱会”首领林俊率众攻城,他带领团勇把林俊军击退,朝廷以“功”加同知衔
咸丰九年(1859)病卒。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祀乡贤祠。
主要著作
参与编修《福建通志》,另著有《慎余书屋文集》、《慎余书屋诗文集》、《毛诗择从》、《讲习管窥》及《莆阳水利志》等书。
另作有〖修郡城文峰宫引》、《孝女事实》、《题湄洲圣母宫》等有关妈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