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杉是近代著名的书画家,出生于晚清时期,一生钻研文史,博学多才,并且擅长诗词书画,其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多有声誉,出版各种画集,深受好评,擅长梅兰山茶等等,其书法以篆书和草书为甚,具有很高的评价!
张寒杉
生于贵阳。名靖,字寒杉,亦作寒衫,号仲民,别号金筑村民、木鸡散人、传砚庵主人、梅影万树庵主人。陕西咸阳仪凤街人。张寒杉一生精研文史,学识渊博,并且擅长诗词、书画。
人物生平
1905年去日本,先后在东京宏文师范、同文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在日本,他结识了宋教仁,并经宋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受宋之启发钻研史地,曾著有《碧澄楼史界拾遗录》,同时宣传反清革命,唤醒民众。后受孙中山委托,往南洋三马林、锡兰等地,向华侨宣传孙中山之革命纲领,并为革命募捐筹款。
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1915年在蔡锷麾下讨袁。后唐继尧主黔,委张为贵州省国税厅筹备科科长。张怀着兴利除弊的愿望进入官场,孰料官场积弊日久,贪污成风,他以一介书生,一筹莫展,且连遭攻击,遂退出政坛,去上海在宋教仁创办的中国图书公司任编纂。
1917年,张去广州入孙中山大元帅府所属的大理院任推事兼审判庭庭长,负责审理四川积案,约年余,又负责审理贵州积案,到大理院贵州分院任院长。因不愿随波逐流,又愤然离去,再转上海,以教书为业。
1929年后,历任上海公学、贵州法政学校、上海大夏大学等校教授。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大学关闭,张失业赋闲。经同乡、国民政府审计部副部长李元鼎致书杨虎城,受杨约请始携眷归陕担任杨的秘书,并与党晴梵、寇遐、张洁夫等筹组西京金石书画会,出刊《西京金石书画集》。
1936年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离陕出国,张遂闲居西安。
1945年陕西当局曾聘其为省政府挂名秘书
1948年因受当局非难,不再领省政府薪水,到成都开设小书铺,艰难谋生。
1951年归陕,参加了九三学社。
1969年1月14日与世长辞。
主要著作
著有《篆隶形影》《张靖墨迹》《张寒杉草书千字文》等
书法画作
书法特色
他的书法,各种书体均遒劲雄健,蕴藉典雅,并且尤精篆书和草书,运笔流畅,自然浑朴,书卷气高,金石味浓。
在草书方面,他曾细心揣摩明朝黄道周、宋克、张瑞图等大家作品,并且融入自己的草书创作中,形成了笔笔有力、浑厚遒劲、气韵贯通的特点,在朴拙刚劲中显出俊逸潇洒之意。
绘画特色
他的绘画,尤其擅长梅兰、山茶,松竹牡丹,格调高雅,风格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