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出生弘农杨氏,后被曹操所征用,担任曲梁县长,不久担任南阳太守,兴办学校,宣传教化,深受器重,后因为交好曹植,遭到曹丕的嫉恨,曹魏建立后,被曹丕寻由下狱,最终被处死!
杨俊
字季才,河内郡获嘉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
早年生活
受学于边让,边让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后来战事开始,杨俊认为河内必定会成为战场,于是带老弱及同行百余家到洛阳、密县的山野间避战。后来转到并州避战。
曹操重用
曹操先后任命杨俊为曲梁长、丞相掾属、安陵令、南阳太守等职,又举杨俊茂才,在职期间宣扬道德教化,又建立学校,人人都称赞他。后来又转任征南将军军师。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后迁中尉。
魏讽谋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讽趁曹操出征而在邺城谋反,杨俊因而弹劾自己,向东汉太子告辞,但他不欲杨俊离开,只贬他为平原太守。后来曹丕代汉称帝,杨俊再任南阳太守。此时散骑常侍王象向曹丕推荐杨俊,但杨俊没有得到重用。
寻由下狱
起初,曹操还未决定继任人,而杨俊与曹植交好,曹操询问杨俊意见时,杨俊虽然称曹丕和曹植都各有所长,不相伯仲,但还是称颂曹植。言论被曹丕知道后,曹丕经常因而怨恨杨俊。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视察宛城时,以“市不丰乐”为由,不听王象劝阻,将杨俊下狱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