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期恒是清朝时期的官吏,出生官宦之家,其父亲是明朝的进士,父亲是会被布政使,后胡期恒在康熙四十四年中举人,后授予翰林院典籍的官职,自幼和年羹尧交好,后年羹尧被杀,遭到牵连,被下狱,直到乾隆继位才得以释放,后侨居江南,在江南去世!
胡期恒
字元方,湖广武陵人,清朝官吏。祖统虞,明崇祯末进士。国初授检讨,官至秘书院学士。父献徵,自荫生授都察院经历,官至湖北布政使。
人物生平
康熙四十四年举人。献徵与年遐龄友,欢若弟昆,期恒少从羹尧游。上南巡,献诗,授翰林院典籍。出为夔州通判,有恩信,民为建生祠。年羹尧为巡抚,荐期恒,迁夔州知府,再迁川东道。
羹尧兼督陕西,复荐迁陕西布政使。期恒通晓朝章国故,才敏,善理繁剧,羹尧深倚之。
羹尧挟贵而骄,惟期恒能以微言救其失。羹尧奴辱咸阳知县,期恒执而杖之,自是诸奴稍敛戢。尝讽羹尧善持盈,羹尧勿能用。及羹尧败,诸为羹尧引进者,争劾羹尧以自解;期恒惟引咎,终不言羹尧,乃下狱颂系。
至高宗即位,始得释。侨居江南,久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