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谟是明朝的文学家,也是明朝的官员,是弘治九年的进士,后官至兵部侍郎,在任内不畏强权,爱民如子,颇有政声,后致仕回到家乡,居住在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并且留下了很多诗作传世,
陈洪谟
字宗禹,别号高吾。明湖广武陵东村人。父陈良,人称西谷先生,洪谟幼受其学。
人物生平
弘治九年(1496年)陈洪谟登进士第。
正德五年(1510年),陈洪谟赴任漳州知府,留心地方吏治,用心考察民情,旬日之间,便依法惩办蠹民猾吏两名。
正德六年(1511年),陈洪谟改筑严桥陂。陂址在龙溪县六都、八都交界处因由鹿石引水入,亦称“鹿石陂”。原是漳州知府汪天瑞所建,时称汪公陂;后由洪谟主持维修,改名陈公陂。
正德七年(1512年)延聘莆田学者周瑛来漳参修府志。逾年志成,凡30卷,是为正德《漳州府志》。
正德九年(1514年),陈洪谟赴京应考察,大受上司赞赏,晋升江西参政。洪谟自此离开漳州。漳人感念他的政绩,曾为之建立生祠,塑其像以供瞻仰。
嘉靖八年(1529年),陈洪谟任兵部侍郎。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兵、工两部发生火灾,焚毁档案书籍,洪谟被罢职归里,从此不复起用。后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逝于家中,享寿81岁。
主要著作
笔记《治世余闻继世纪闻》和《松窗梦语》
诗集《静芳亭摘稿》8卷、《常德府志》8卷;《陈洪谟文稿》2卷
陈洪谟诗作赏析
《青尉祠》
江乡谁构此堂新,香火春秋荐渚蓣。
当日孤忠陈大义,百年残喘沐深仁。
史鱿既死尸犹谏,东野虽穷业不沦。
宦辙底今多厚禄,几人持疏为疲民。
《高吾精舍歌》
勋业方期践台斗,胡然袖起补天手。
窗里时吟谢眺篇,篱边日醉渊明酒。
于今海内正仰韩,东山高枕恐未安。
愿公一出竟康济,归卧白云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