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是南宋时期的制图学家,他精通天文、地理和制图,历经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官至礼部尚书,其制作的《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两幅图,至今依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黄裳
字文叔,号兼山,四川隆庆府普城人。南宋时期制图学家。黄裳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
个人生平
绍兴十六年(1146年),黄裳降生于剑州普成县东郊的农民家中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六岁的黄裳进入驾鹤山上的紫霄观读私塾。
隆兴二年(1164年),黄裳参加剑州举行的学子试,名列榜首,获文生头冠。
乾道三年(1167年),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黄裳到成都府路的贡院参加“类试”。后参加殿试,金榜题名,期间父亲病逝,在家守孝
乾道八年(1172年),黄裳守丧期满,朝廷又调派他到巴州的通江县做县尉。
淳熙九年(1182年),37岁的黄裳就任兴元府录事参军。后其母病故,他便告假回家奔丧。
绍熙元年(1190),绘制成的《天文图》,奠定了他在古代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绍熙二年(1191年),黄裳晋升为起居舍人。
绍熙三年(1192年),黄裳任中书舍人
绍熙四年(1193年),黄裳晋升为给事中兼侍讲,他又经常劝谏君王,在处理人的时候注意八件事
绍熙五年(1196年)七月,宁宗即位,拜黄裳为礼部尚书兼侍读。这时,他已经病得不能入朝劝谏,就躺在床上写书面奏章,后病逝
嘉定六年(1213年)赠黄裳谥号“忠文”
主要作品
《苏州石刻天文图》、《苏州石刻地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