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衡是我国著名的京剧乐师,也是音乐教育家,擅长京剧胡琴,被称为“京胡圣手”,他和其他人一起设计新颖的唱腔,很多京剧演员都受到其教导和传授,并且首创有工尺的京剧唱腔谱,对我国京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彦衡
四川宜宾人。又名鉴,字新铨,成名后人称“陈十二爷”。他是清未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京剧音乐家、教育家,被称为“京胡圣手”。
个人生平
陈彦衡幼年随在山东做官的父亲生活在济南,后曾一度在天津客居
1909年起定居北京。
1922年,言菊朋遇陈彦衡,陈为之伴奏,相得益彰。自此,随陈习谭派声腔。颇收点睛之妙。此后二人合作甚久。
1923年,言菊朋从陈彦衡游,对以往所学谭派戏细为加工。菊朋藏有谭氏旧本《取帅印》、《法场换子》等,以之请教彦衡。陈氏于此数剧亦仅知零星唱腔,乃据谭派原则并加入一些灵巧的方法,整理成完整唱腔。此数剧经言氏不断加工,成为言派早期代表作。
1924年,孟小冬定居北京,从陈彦衡学戏,复向言菊朋问艺。
1924年。言菊朋应胜利公司约,灌制唱片五张,计《辕门斩子》、《桑园寄子》合一张,《状元谱》、《鱼肠剑》合一张,《法场换子》、《奇冤报》合一张,《二进宫》、《取帅印》各一张。此系言氏首次灌片,由陈彦衡操琴,乔玉泉司鼓。
1924年3月,奉天张作霖五十贺寿堂会,京中名伶几被邀一空。言菊朋、陈彦衡、蒋君稼以票友身份被邀与会。言氏演《失空斩》,又与陈德霖、王瑶卿、龚云甫、金仲仁等演《雁门关》,大受欢迎。
1933年12月18日病逝,享年65岁。
主要著作
著有《戏选》、《说谭》、《燕台菊萃》、《旧剧丛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