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奎是我国的开国少将之一,早年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当兵,后参加宁都起义,被编入红军,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功勋卓著,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一名老革命英雄!
侯世奎
191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8年,父母先后死于饥荒后,17岁的侯世奎在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将小妹送于别人,孤身一人在家乡过起了流浪、打短工的生活。
1929年春加入到冯玉祥国民军部队,隶属于孙连仲部下。
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倒蒋,孙连仲部奉命从甘肃开往中原参战,侯世奎也随军南下。
1931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遂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行列。参加红军后,即被任命为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某团重机枪排一个班的班长
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6月起,他又到红军大学指挥科第三期学习班学习8个月,在中央苏区先后参加赣州、水口、金溪等战役及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侯世奎所在的三十四师担任长征时的后卫警戒、收容掉队人员等任务,后在战斗中被捕,备受折磨。
1937年获释后,侯世奎立即从昆明北上
1938年3月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旋转赴延安,回到革命队伍。
1944年春调任山东滨海军区莒中独立团团长
1945年初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之后,侯世奎奉命率部进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纵队第五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副师长、师长及辽宁省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本溪、海城、梅河口战役和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因作战勇敢,曾多次受到上级通令嘉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世奎调任甘肃省军区第一任参谋长,参与指挥甘肃地区的剿匪反霸斗争
1952年,他被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
1955年,侯世奎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他又升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
1966年离职休养
1976年1月24日,侯世奎在兰州病逝,骨灰盒被安放在兰州市华林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