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出生关陇贵族,袭爵唐国公,深受隋文帝的喜爱,隋朝末年,晋阳起兵,建立唐朝,平定各地农民起义以及地方割据势力,完成唐朝的统一大义,因玄武门之变,退位,自称太上皇,病逝后庙号为高祖,为唐高祖!
李渊
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垂爱,起家千牛备身,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
个人生平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渊出生在长安。七岁时,其父亲李昞去世,李渊袭封为唐国公。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
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负责督运粮草。
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端儿起义军。
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抵御突厥,屡传大捷。
大业十三年(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面对隋朝土崩瓦解,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于晋阳。带领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顺利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年号义宁,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得知隋炀帝遇弑后,逼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攻打据有今甘肃兰州等地的薛举、薛仁果父子,九月薛举战死,十一月俘杀薛仁果,平定了西北广大地区。
武德二年(619年),唐朝用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俘杀了李轨,平定了河西走廊。
武德四年(621年),在武牢关一战中李世民俘获窦建德。促使王世充投降
武德六年(623年),太子李建成俘斩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平定了河北地区。
武德七年(624年),高开道为其部下张金树所杀,张金树降唐。唐军又消灭了江南的辅公祏势力,终于一统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发生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传位退居大安宫,自称太上皇。
贞观三年(629年)四月,他才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
贞观九年(635年)病逝,庙号高祖,安葬于献陵
为政举措
政治上:李渊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又有一些发展。唐朝中央建立政治制度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
军事上:唐朝军事制度为府兵制,是一种职业兵制。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经过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府兵制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
经济上: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
文化上:李渊下诏编撰了《艺文类聚》,这是一部类编图书,引用的古籍共有一千多种,为后人保存了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李渊还下诏开始修订各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