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含有仙茅的处方

时间: 2022-10-07 栏目:教育知识

含有仙茅的处方

仙茅(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蟋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独脚丝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仙茅参、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辛;温;有毒,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本文介绍了含有仙茅的处方42个。

处方1、解毒收肌散

处方白葛花2钱,当归2钱,仙茅2钱,甘葛2钱,乳香1钱半,云苓1钱半,拐枣1钱半,腹皮1钱半,条参1钱半,玄胡1钱半,二花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毒作疽。酒凝气结,瘤疽骨节已溃,脓水不干。

用法用量黑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2、聚宝丹

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山茱萸(去核)1两,五味子1两,干山药1两,石莲肉1两,鸡头肉1两,金樱子1两,巴戟(去心)1两,破故纸(炒)1两,杜仲(去粗皮,炒断丝)1两,牛膝(酒浸)1两,熟地黄(酒浸,焙)1两,石菖蒲1两,远志(去心)1两,枸杞子(酒浸,焙)1两,龙骨1两,楮实1两,茴香(炒)1两,仙茅1两,肉苁蓉(酒浸,焙干)1两,沉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正气,祛风活血,逐寒除湿,填精益髓,强阴壮阳,聪耳明目,开心益智,暖胃化食,消痰宽中,杀九虫,通九窍,补五脏,秘精气,止梦遗,除咳嗽,养肌肤。主五劳七伤,诸虚不足,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朱砂为衣。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如有气滞不顺,用木香调气散,入盐少许,汤调送下。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3、寒谷春生丹

处方熟地8两,冬白术6两,当归6两,枸杞6两,杜仲(酒炒)4两,仙茅(酒浸1日)4两,巴戟肉(甘草汤泡)4两,山萸肉4两,淫羊藿(羊脂拌炒)4两,韭子(炒黄)4两,肉苁蓉(酒洗,去甲)4两,蛇床子(微炒)2两,附子(制)2两,肉桂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虚寒年迈;阳痿精衰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70丸,淡盐汤或温酒送下。或加人参、鹿茸更炒。

摘录《大生要旨》

处方4、骨碎补丸

处方威灵仙半两,草乌头半两,白附子1两,荆芥1两,仙茅1两,川羌活1两,紫花白术1两,防风(去头)1两,金毛狗脊(去毛)1两,茯苓(去皮)1两,九节石菖蒲1两半,干姜1两半,白牵牛1两半,威灵仙2钱,何首乌1两,苍术1两。

制法上药各要新好者,洗择净,并生用,焙干,细辛为末,以白生沙蜜和为剂,炼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攻疰,元气耗损,遍身筋骨疼痛,坐卧不能,饮食减少,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0-20丸,冷水送下,不嚼;妇人月候不通,红花酒送下。半月见效。

摘录《博济》卷一

处方5、鹿茸大补丸

处方仙茅4两,山萸2两,首乌(制)半斤,萆薢2两,麦冬2两,天冬2两,云苓2两,五味子2两,小茴2两,巴戟2两,锁阳2两,生山药2两,故纸(炒)2两,覆盆子(炒)2两,杜仲2两,牛膝2两,柏子仁(去油)2两,远志2两,苁蓉2两,川椒1两,菟丝子2两,巨胜子2两,鹿茸(炙)4两,青盐2两,丽参6两,当归2两,生地2两,熟地4两,玉竹(制)4两,枸杞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先天不足,精窍不固,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6、草还丹

处方仙茅1两,川羌活1两,防风(去头)1两,金毛狗脊(去毛)1两,紫花白术1两,茯苓(去皮)1两,干姜1两半,九节石菖蒲1两半,白丑1两半,威灵仙2钱,何首乌1两,苍术1两。

制法上各要新好者,洗,择尽焙干,并生用,细杵为末,以白生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顺气,调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壮筋骨,驻容颜,保生延寿。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冷水送下,不嚼;妇人月候不通,红花酒送下。

摘录《博济》卷一

处方7、离济膏

别名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

处方生鹿角屑1斤(鹿茸更佳),高丽参4两(用油3、4斤先熬枯去渣听用,或用黄丹收亦可。此即参茸膏影子),生附子4两,川乌3两,天雄3两,白附子2两,益智仁2两,茅山术2两,桂枝2两,生半夏2两,补骨脂2两,吴茱萸2两,巴戟天2两,胡芦巴2两,肉苁蓉2两,党参1两,白术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川芎1两,酒当归1两,酒白芍1两,山萸肉1两,淮山药1两,仙茅1两,蛇床子1两,菟丝饼1两,陈皮1两,南星1两,北细辛1两,覆盆子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香白芷1两,防风1两,草乌1两,肉蔻仁1两,草蔻仁1两,远志肉1两,荜澄茄1两,炙甘草1两,砂仁1两,厚朴(制)1两,杏仁1两,香附1两,乌药1两,良姜1两,黑丑(盐水炒黑)1两,杜仲(炒)1两,续断1两,牛膝(炒)1两,延胡索(炒)1两,灵脂(炒)1两,秦皮(炒)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草果仁1两,大茴1两,红花1两,川萆薢1两,车前子1两,金毛狗脊1两,金樱子1两,甘遂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龙骨1两,牡蛎1两,山甲1两,炒蚕砂3两,发团1两6钱,生姜4两,大蒜头4两,川椒4两,韭子4两,葱子4两,棉花子4两,核桃仁(连皮)4两,干艾4两,凤仙(全株)1两,干姜1两,炮姜1两,白芥子1两,胡椒1两,石菖蒲1两,木瓜1两,乌梅1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茴香2两。

制法两共享油24斤,分熬,再合鹿角油并熬丹收。再入净松香、陀僧、赤脂各4两,阳起石(煅)2两,雄黄、枯矾、木香、檀香、丁香、官桂、乳香(制)、没药(制)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一加倭硫磺用浮萍煮过者)。

功能主治扶阳益火,温肾固真。主元阳衰耗,火不生土,胃冷成膈;或脾寒便溏,泄泻浮肿作胀;或肾气虚寒,腰脊重痛,腹脐腿足常冷;或肾气衰败,茎痿精寒;或精滑,随触随泄;或夜多漩溺,甚则脬冷,遗尿不禁,或冷淋、或寒疝、或脱精脱神之症。妇人子宫冷,或大崩不止,身冷气微阳欲脱者;或冲任虚寒,带下纯白者;或久带下脐腹冷痛,腰以下如坐冰雪中,三阳真气俱衰者。小儿慢脾风。

用法用量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原书同页)。

摘录《理瀹》

处方8、大还丹

处方淫羊藿(剪去边毛,羊油炒)10两,地黄(酒浸,9蒸9晒)12两,金樱(去心毛,酒浸)8两,破故纸(酒浸)8两,仙茅(酒浸)8两,当归(酒浸)6两,石斛(酒浸)6两,菟丝子(酒洗)5两,麦冬(去心,炒)4两2钱,白菊花4两2钱,杜仲(盐水炒)4两,肉苁蓉(酒洗,去筋膜,焙干)4两,山萸肉(酒浸)4两,枸杞子(酒浸)4两,锁阳(酒浸)4两,真山药(炒)4两,白蒺藜(砂锅炒)4两,沙苑蒺藜(炒)4两,续断(炒)3两2钱,青盐3两2钱,巴戟肉(酒洗)3两,白茯苓3两,牡丹皮(炒)3两,小茴香(酒浸)3两,楮实子(酒浸)3两,覆盆子(酒浸)3两,淮牛膝(酒浸)3两,远志肉(甘草水炒)3两,泽泻(炒)3两,石菖蒲(炒)3两,天冬(晒干)2两1钱,北五味(炒)2两,葫芦巴(酒浸)2两,核桃肉1斤(又名胡桃),猪腰子12个,羊腰子12个。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将腰子切开,以药塞满为度,不必尽入,麻绳缚定,放蒸笼内蒸熟,晒干,连腰子捣成细末;用白蜜6-7斤炼熟,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火兼补,壮元阳,暖丹田,益精神,饮食加增,筋力强健,百证不生。

用法用量每早、晚用2-3钱,淡盐汤送下。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9、固本保元丸

处方人参3两,茯苓3两,紫河车2具,枸杞2两,五味子2两,知母2两,锁阳2两,仙茅2两,当归2两,生地4两,黄耆1两,杜仲1两,天雄1枚,甘草8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10、补原丸

处方桑螵蛸、益智仁、人参、仙茅、山茱萸肉、菟丝子、干山药、巴戟。

制法上为末,各照常制,芡实粉为丸。

功能主治下元虚急,小水不禁,如脂如膏。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莲肉汤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11、灵宝辟瘟丹

处方苍术1斤,降香4两,雄黄2两,朱砂1两,硫黄1两,消石1两,柏叶8两,菖蒲根4两,丹参3两,桂皮2两,藿香2两,白芷4两,桃头4两(5月5日午时收),雄狐黄2两,蕲艾4两,商陆根2两,大黄2两,羌活2两,独活2两,雌黄1两,赤小豆2两,仙茅2两,唵叭香(无亦可免)。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辟瘟。

用法用量火上焚烧1丸。

摘录《遵生八笺》卷四引《道藏》

处方12、黄犬肉丸

处方磁石3两(煅,水飞),川乌2两(炮,去皮尖),附子2两(炮,去皮脐),桑寄生2两,鹿茸2两(燎去毛,酒蒸),麋茸2两(同上制),仙茅2两(酒浸),肉苁蓉2两(酒浸,切,焙),川巴戟2两(去心),葫芦巴(炒)2两,沉香1两(别研),阳起石1两(煅,研极细),龙骨1两(生用),虎胫骨1两(酥炙),覆盆子(酒浸)1两,青盐(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用犬肉2斤,以酒、葱、茴香煮烂,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精衰惫,脐腹冷痛,小便频数,头晕耳鸣,足胫酸冷,步履无力,腰背拘痛,水谷不消,饮食无味,肌肉瘦悴,遗泄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摘录《济生方》卷

处方13、补血和气饮

处方条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当归1钱5分,玉竹1钱5分,仙茅1钱5分,金钗1钱5分,茯神1钱5分,熟地1钱5分,土苓2钱,淮耆1钱,川芎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酒伤筋骨,疲软,肌肉瘦弱,困倦不安。

用法用量姜、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14、补肾养血汤

处方仙灵脾、仙茅、紫河车、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白芍、党参、香附。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主肾气亏损经闭。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处方15、夺命象皮丸

处方象皮1两(酒炒,磨下用),稳小鹅1个(即鹅蛋抱临出死于壳内者是,密纸封皮,煅黄色为度),大附子5钱(童便煮),黄花地丁(净花)1两,人参5钱,血竭5钱,沉香2钱,麝香5分,冰片1钱,马槟榔5分,牛黄5分,黄耆(蜜炙)5钱,细辛5分,射干1两,官桂1钱,鹿茸5钱,辰砂1钱,琐琐葡萄(小小无核者是)1两,木香1钱,白附子2钱,仙茅1两(黑豆汁煮),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白酒酵打(米山)米糊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痘疮,气不足,空谷无脓。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化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引益藩方

处方16、长春丹

别名仙茅丸

处方何首乌(用水浸,去粗皮,竹刀切片,赤白各2斤,黑豆拌蒸晒9次,为末,净)2斤,仙茅(竹刀刮去芦,用粳米泔浸去皮,黑豆拌蒸晒9次,净末)2斤,白茯苓(去皮为末,水飞,去筋,取沉底晒干,用粳米铺底,放上蒸3次,研净末)1斤,茅山苍术(米泔水浸,去粗皮,切片,老米拌蒸晒9次。1云:加桑椹汁1斤,拌苍术末尤妙,中年以后服极效)1斤,牛膝(去芦,酒浸1宿,同何首乌蒸3次,净末)1斤。

制法上药各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聪耳明目,却病延寿。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滚白汤送下。

注意忌牛肉、萝卜、葱、蒜。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17、加减仙茅丸

处方仙茅2斤(米泔浸5日,去赤水,用铜刀子去皮,用铜刀锉碎,夏月只浸3日,阴干,不见日,干称1斤),苍术2斤(米泔浸5日,或2日亦得,去皮,焙干,秤1斤),白茯苓(去皮)8两,车前子12两,茴香(炒香)8两,枸杞子1斤,生干地黄(焙干)4两,熟地黄(焙干)4两,柏子仁(微炒黄,捣)8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鬓。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食前温酒下,日2服,渐加至70-80丸。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18、百劳猪肚丸

处方真茅山苍术(取肥大者24两,米泔水浸73夜,每日换水1次,去皮,切成2-3分厚,晒干)4两,真广陈皮(5两,去筋膜蒂,切成片,烘干)4两,紫肥厚朴12两(去粗皮,姜汁拌,炒),真鲜肥仙茅(4两,清水浸,用竹刀刮去皮,铜刀切2分厚,米泔水浸,去赤汁,烘干)2两,不油杏仁(3两,去皮尖,净干)2两,新鲜骨碎补(3斤,用竹刀割去黄黑皮,铜刀切成2分厚,烘干)2两,上6味分为4制:1用人乳,1用姜汁,1用童便,1用陈酒,拌过1宿,烘晒干为末,同入后药:北五味2两,枸杞子8两,川贝母2两(去心),白果肉4两(煮熟,去心),百劳花2两(水拌,蒸捣。五味干湿同捣为泥,烘晒,同前药为末),原枝大淮地4两(酒煮烂,捣如泥),红枣肉1斤(临用煮熟,去皮核,捣),核桃肉4两(临用捣为极细末),莲子肉1斤(打碎,去心,微炒,为末)。

制法用雄猪肚1具,不见水,以刀刮一小孔,倾去秽物,用酒洗净,不闻秽气为度。将莲肉粉入内2-3两,陈酒1斤入内,将线缝好,再酒煮极烂为度。将前药共捣千捶如泥,若干,加猪肚汤及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和五脏,辅正祛邪。主诸虚百损,风劳。

用法用量每早、晚服3钱。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一

处方19、长春不老仙丹

处方仙茅(酒浸,洗)4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白何首乌(同赤首乌制)4两,川萆薢(酒洗)2两,赤何首乌(米泔浸洗,捶碎如枣核大,入黑豆同蒸3日,极黑)4两,补骨脂(酒炒)2两,黄精(酒蒸)4两,大怀生地黄(酒洗净,掐断晒干)2两,大怀熟地黄(用生地黄酒浸洗,碗盛放砂锅内,蒸1日极黑,掐断晒干)2两,巨胜子2两,怀山药2两,甘枸杞子2两,天门冬(水润,去心)2两,麦门冬(水润,去心)2两,白茯苓(去皮,人乳浸,晒3次)2两,辽五味子2两,小茴香(盐、酒炒)2两,覆盆子2两,拣参2两,嫩鹿茸(酥炙)2两,怀牛膝(去芦,酒洗)2两,柏子仁2两,青盐2两,川杜仲(去皮,酒炒)2两,当归身(酒洗)2两,川巴戟(水泡,去心)1两,菟丝子(酒洗净,入砂锅,酒煮烂,捣成饼晒干)2两,肉苁蓉(酒洗)2两,川椒(去目,微炒)1两,远志(甘草水泡,去心)2两,锁阳(炙酥)3两。

制法上药精制,秤和一处,石臼内捣成饼,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水,养心血,添精髓,壮筋骨,扶元阳,润肌肤,聪耳明目,宁心益智,乌须黑发,固齿牢牙,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壮阳种子,却病轻身,长生不老。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酒送下。阴虚火动,素有热者,加川黄柏(酒炒)2两、知母(酒炒)2两、紫河车1具(用壮盛妇人首生男胎,先将米泔水洗净,次入长流水中再洗,新瓦上慢火焙干);如虚甚,用八仙斑龙胶化为丸。

注意制药忌铁器,服药忌三白。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20、参茸固本还少丹

处方白芥子2斤半,砂仁6斤4两,白芍3斤半,莲子5斤,花椒2斤半,焦术5斤,黄芩5斤,远志2斤半,巴戟天3斤半,山药7斤半,小茴香6斤4两,菟丝子7斤半,故纸3斤12两,麦芽7斤半,神曲7斤半,贡胶10斤,龟版2斤半,蒺藜10斤,杜仲3斤12两,龟胶10封(2斤半),夏虫5斤,土元5斤,海马2两,淫羊藿5斤,鹿筋(代骨)10斤,炙耆5斤,炙草4斤,五味子6斤4两,当归7斤半,川芎3斤12两,木瓜6斤4两,川牛膝3斤半,仙茅3斤半,黑豆12斤半,酒地15斤,麦冬2斤半,陈皮2斤半,广木香2斤半,大芸5斤,地龙5斤,法夏2斤半,附片7斤半,生地5斤,母丁香2斤半,云苓7斤半,枸杞7斤半,天冬2斤半,萸肉3斤半,贝母5斤,柏仁2斤半,月石2斤,首乌7斤半,东山楂7斤半,旱莲草2斤半,菊花5斤,怀牛膝9斤,龙骨5斤,元桂5斤,鹿茸2斤半,丽参2斤半,党参5斤,阳起石2斤半,朱砂1斤4两,鱼鳔5斤。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益体健脑。主气血双亏。

用法用量每服3钱,盐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处方21、补脾益气汤

处方怀耆(炙)1钱5分,玉竹1钱5分,白术1钱5分,仙茅1钱5分,砂仁1钱5分,当归1钱5分,茯苓1钱5分,车前1钱5分,人参1钱,六曲2钱,炙草8分。

功能主治伤酒吐血,发晕,面色黄浮,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姜、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22、阳虚黄褐斑方

处方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

功能主治补阳祛斑。主肾阳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处方23、赞育丹

处方熟地250克(蒸,捣)白术(用冬术)250克当归枸杞各180克杜仲(酒炒)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山茱萸淫羊藿(羊脂拌炒)肉苁蓉(酒洗,去甲)韭子(炒黄)各120克蛇床子(微炒)附子(制)肉桂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男子阳痿精衰,虚寒不育。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

备注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4、先天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酒煮捣膏)熟地黄120克(酒煮捣膏)归身茯苓人参枸杞菟丝子肉苁蓉(酒洗,捣膏)黄精白术何首乌(去皮,用黑豆同蒸捣膏)川牛膝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各60克骨碎补(去毛,微炒)川巴戟(去骨)破故纸(炒)远志(去心,炒)各30克木香青盐各15克丁香9克黑枣肉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气血不足,风寒湿毒袭于经络,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或阴虚,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肿痛,溃后脓水清稀,久而不愈,渐成漏证;并治一切气血虚羸,劳伤内损,男妇久不生育。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5、养血填精汤

处方枸杞全归茯苓芡实菟丝各4.5克条参(蜜炙)大云各6克熟地、川芎白芍仙茅各3克甘草1克金樱子5个(引)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伤害下焦,遗精,渗精,腰脊痛胀,赤白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

处方26、固肾调经汤

处方黄芪15-20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

功能主治固精补肾,养血止血。主肾气不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处方27、仙茅散

处方仙茅(一两.无则好苍术代之)陈皮(一钱)枳壳(麸炒.一钱)厚朴(姜制.一钱)官桂(一钱)秦艽(一钱)当归(一钱半)白茯苓(一钱半)白芍药(一钱半)白芷(一钱半)川芎(一钱半)半夏曲(一钱半)麻黄(不去节.二钱半)没药(半两)甘草(半两)川乌(炮.半两)白姜(二钱)乳香(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七枚)麝香(半钱)

炮制上除桂芷麝乳没,余并炒转色,却入不炒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背膊手足头目筋脉虚掣,一切风证,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炒大黑豆同木瓜浸酒,旋温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芪补汤

处方生黄芪60克,红人参10克(党参3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30克,骨碎补15克,焦杜仲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30克,料姜石60克。

功能主治补肾固本。主气血双亏。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癌瘤证治学》

处方29、更年安片

处方地黄、泽泻、麦冬、熟地黄、玄参、茯苓、仙茅酒、磁石、牡丹皮、珍珠母、五味子、首乌藤、制何首乌、浮小麦、钩藤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灰色;味甘。

炮制上十五味,浮小麦、磁石、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地黄、熟地黄、玄参、茯苓、仙茅、麦冬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五味子、首乌藤、制何首乌、泽泻、牡丹皮、钩藤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将上述两种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粗颗粒,干燥,粉碎,过筛。制成颗粒,低温干燥,过筛,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用于更年期出现的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失眠,烦燥不安,血压不稳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调经促孕丸

处方鹿茸(去毛)5g淫羊藿(炙)10g仙茅10g续断10g桑寄生10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覆盆子10g山药30g莲子(去心)10g茯苓15g黄芪10g白芍15g酸枣仁(炒)10g钩藤10g丹参15g赤芍15g鸡血藤3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包胶衣,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经血不调,经期不准,月经过少,久不受孕;继发性闭经,黄体功能欠佳,不孕症等属脾肾阳虚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50丸),一日2次,自月经周期第五天起连服20天;无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三个月或遵医嘱。

注意阴虚火旺、月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100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仙茅酒

处方仙茅120g酒500ml

炮制1.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酒浸泡,密封;3.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每日早晚2次,空腹服用。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32、海马三肾丸

处方海狗肾1具黑驴肾1具花鹿肾1具大海马1对大蛤蚧1对(去头)大热地180克胡桃肉120克血鹿茸60克附子片60克上人参60克怀山药60克桑螵蛸60克母丁香30克贡油桂30克紫梢花30克韭菜子30克山萸肉60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淫羊藿30克菟丝饼30克上仙茅30克蛇床子30克荜澄茄30克大茴香30克小茴香30克

制法将三肾及海马、蛤蚧均各用滑石烫法,烫成存性,再和群药一处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摄精止遗。治阳痿,遗精,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服6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处方33、仙茅附桂八味汤加味

处方仙茅25克,附子15克,肉桂10克,熟地35克,山药25克,吴萸15克,巴戟肉25克,茯苓10克,枸杞果30克,黄芪20克,当归35克。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主肾阳虚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文彦方

处方34、固本保元丸

处方人参茯苓各90克紫河车2具枸杞五味子知母锁阳仙茅当归各60克生地120克黄耆杜仲各30克天雄1枚甘草24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阳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35、辅相振阳丸

处方人参15.0克巴戟300克炒枣仁麦冬各150克菟丝子300克远志柏子仁肉桂各60克茯神枸杞各90克黄耆240克当归仙茅各120克白术180克人胞1个陈皮15克阳起石(火煅,醋淬)30克

制法各为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阳痿。阳事不举,即或振兴,旋即衰败。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2克,滚水下。三月阳事振兴。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36、四二五合方

处方当归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功能主治养血益阴,补肾填精。主血虚肾亏。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37、二仙汤

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功能主治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可随症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补肾调经;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虚阳。

备注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摘录《妇产科学》

处方38、二仙四物汤

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6克鹿角霜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壮阳补血,调理冲任。主妇女冲任不调,月经超前或错后,量少色淡,或色暗兼有瘀块,每于经前身发疹块,经期瘙痒,经后不治自消,下次经前又发,舌淡或紫暗,脉沉细或弦滑。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仿二仙汤意,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壮阳,鹿角霜温补督脉,调理冲任;当归、白芍、川芎、熟地补血养血;甘草调和诸药。合用而有壮阳补血,调理冲任之功。适用于经期疹块,属冲任不调、阳气偏虚者。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39、补肾益精汤

处方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

功能主治补肾填精。主肾精亏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40、神秘散

处方阿胶31克(炒)鸡膍胵45克白仙茅15克(米泔浸三宿,晒干,炒)团参7.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定喘下气,补心肾。治喘证。

用法用量每服6克,糯米饮调,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处方41、温肾益脾汤

处方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主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树方

处方42、救焚散

处方益母草、楝树花(晒干)、地蜈蚣草、紫花地丁(连根,晒)、紫草茸、地青草(即尖刀草)、大血结草、扁蓄(晒)。

功能主治痘疔痈肿。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教育知识】栏目
  • 上一篇:360、微信等各种网络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满足各类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是产品包装差异化的典型。
  • 下一篇:《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采用了( )的音调素材,展现了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