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含有六曲的处方

时间: 2022-10-07 栏目:教育知识

含有六曲的处方

六曲(别名六神曲、神曲),甘、辛,温。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腹泻。本文介绍了含有六曲的处方62个。

处方1、截疟丸

处方槟榔1两5钱,常山3两(酒浸),半夏3两,草果1两5钱,炒六曲3两,麦芽3两,桃仁3两,三棱2两,乌梅2两,莪术2两,雄黄8钱,云母石1两5钱(煅),(庶虫)虫2两,阿魏1两5钱,夜明砂8钱,鳖甲4两(醋炙)。

制法上药晒干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三阴久疟。

用法用量每服3钱,虚人2钱,小儿1钱,早晨开水送下。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处方2、腹皮和中汤

处方腹皮2钱,酒军2钱,明粉2钱,当归1钱,六曲1钱,厚朴1钱,枳实1钱,砂仁1钱,玄胡1钱,白术1钱,甘草6分。

功能主治胸膈疼痛,吞酸气闷。

用法用量葱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3、黄病丸

处方白术1两,山药1两,茵陈1两5钱,苦参1两,陈皮1两,茯苓1两5钱,苡仁2两,六曲2两,煅皂矾1两,煅针砂1两。

制法晒干为末,用黑枣80两煮烂,去皮核,捣和药末为丸。

功能主治黄病。面黄无力,食少,脉数滑。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花酒送下。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处方4、健脾和胃汤

处方条参1钱,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六曲1钱半,砂仁1钱半,陈皮1钱半,怀药1钱半,枣皮1钱半,芡实1钱半,车前1钱半,青皮1钱,建泻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伤瘦弱,饮食减少,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5、补正散

处方人参3钱,黄耆3钱,柴胡2钱,半夏1钱,甘草1钱,当归3钱,陈皮1钱,白术3钱,六曲5分,黄芩5分,山楂5粒。

功能主治人素虚寒,中风寒邪气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参、归、耆、术以扶正气;加柴胡、半夏以祛邪;加陈皮、山楂以消食;加甘草以和中,不治邪而邪自退。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6、导气醒脾汤

处方条参1钱,黄耆1钱,砂仁1钱,官桂1钱,六曲1钱,茯苓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青皮1钱5分,陈皮1钱5分,腹皮1钱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病腹胀,四肢厥冷,冷汗不收,心烦发晕。

用法用量旧蒲扇(烧灰)2钱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7、补脾汤

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当归1钱半,扁豆1钱半,陈皮1钱半,泽泻1钱半,六曲1钱半,诃子1钱半,青盐1钱半,云苓2钱,甘葛2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后伤脾,小便浊红浊白,阴囊作痒作痛,面黄气短。

用法用量黑枣3枚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8、沉香化气丸

处方沉香1两,制香附1两,陈香橼1两,西砂仁2两,生甘草1两,炒六曲3两。

制法上药除六曲炒外,其余生晒,为细末,冷开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主肝气胃气,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次1钱5分,以开水吞服,1日2次。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9、肥儿丸

处方炙干蟾皮5只,炙鸡内金3两,西砂仁2两,川楝子2两,焦山楂3两,焦六曲2两,炒麦芽2两,黄连2两,青蒿2两,广皮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白蜜18两,炼熟,打和为丸,分做170粒,每粒约干重2钱。

功能主治消疳化积。主疳膨食积,内热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汤化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10、两舒散

处方白芍5钱,柴胡1钱,茯苓3钱,陈皮5分,甘草5分,车前子1钱,六曲5分。

功能主治肝郁克脾,吞酸,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木郁一舒,上不g胃,而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茯苓、车前子,以分消水湿之气,水尽从小便出,何有余水以吞酸,剩汁以泄泻;况又有半夏、六曲之消痰化粕哉?此一治而有分治之功。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11、补气消痰饮

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茯苓3钱,熟地1两,山茱萸4钱,肉桂1钱,砂仁1钱,益智仁1钱,半夏1钱,陈皮5分,六曲1钱。

功能主治补气消痰,兼补肾水肾火。主肥人气虚多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12、沉香化滞丸

处方沉香2两,制川朴3两,大黄2两5钱,枳实5钱,槟榔2两,山楂炭2两5钱,炒六曲3两,广皮2两,西砂仁2两,广木香2两,黄芩2两,制半夏2两,广藿香2两,白术2两。

制法上生晒,为细末,用竹沥3两,生姜4两,打汁和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通滞。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吞送,或绢包煎服5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13、白术和中汤

处方生晒术1钱半,新会皮1钱半(炒),焦六曲3钱,佛手花5分,浙茯苓4钱,春砂仁1钱(杵),五谷虫3钱(漂净),陈仓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主气虚中满,湿证夹食,腹中胀满,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

用法用量若寒气盛,加炒干姜8分,淡吴萸5分,紫谣桂3分;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3钱;若兼络瘀,加新绛1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

各家论述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包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4、白术和中汤

处方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用法用量治上证,须加当归、白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15、开郁舒肝丸

处方香附、沉香、陈皮、甘草、枳壳、六曲、乌药、茯苓、山楂、厚朴、青皮、砂仁、元胡、槟榔、白术。

制法炼蜜为丸,每丸重10g。

功能主治开郁顺气,健胃舒肝。主膨闷胀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两胁疼痛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实用中成药手册》

处方16、补脾益气汤

处方怀耆(炙)1钱5分,玉竹1钱5分,白术1钱5分,仙茅1钱5分,砂仁1钱5分,当归1钱5分,茯苓1钱5分,车前1钱5分,人参1钱,六曲2钱,炙草8分。

功能主治伤酒吐血,发晕,面色黄浮,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姜、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17、开胃山楂丸

处方山楂、六曲、槟榔、山药、白扁豆、鸡内金、枳壳、麦芽、砂仁。

制法炼蜜为丸,每丸重9g。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主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1-2次。

摘录《实用中成药手册》

处方18、清胃健中汤

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毛如宝方

处方19、救呆至神汤

别名收呆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一)。

处方人参柴胡当归白芍半夏甘草生枣仁天南星附子菖蒲六曲茯苓郁金

功能主治治呆病,因郁抑不舒,愤怒羞恚所致者。

用法用量用量均须大于常人,水煎灌服。少顷人困欲睡,听其自醒,切勿惊动。使其自醒则全愈,惊醒则半愈。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20、消积化痞丹

处方白术150克茯苓90克六曲60克地栗粉240克鳖甲500克(醋炙)人参15克甘草30克白芍90克半夏30克白芥子30克萝卜子15克厚朴15克肉桂9克附子3克

制法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软坚消积。治痞块。

用法用量每日临睡服15克,温开水送下,即以美物压之。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21、神术汤

处方杜藿香9克制苍术4.5克新会皮6克(炒香)炒楂肉12克春砂仁3克(杵)薄川朴6克清炙草1.5克焦六曲9克

功能主治燥湿畅中,芳香化滞。治饮食不洁,湿浊中阻,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腹痛吐泻,舌淡苔腻,脉沉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2、沉香化气丸

处方沉香25g木香50g广藿香100g香附(醋制)50g砂仁50g陈皮50g莪术(醋制)100g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100g甘草50g

性状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香,味微甜、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消积和胃。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香苏正胃丸

处方广藿香80g紫苏叶160g香薷80g陈皮40g厚朴(姜制)80g枳壳(炒)20g砂仁20g白扁豆(炒)40g山楂(炒)20g六神曲(炒)20g麦芽(炒)20g茯苓20g甘草11g滑石66g朱砂3.3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略酸苦。

炮制上十五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广藿香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用于小儿暑湿感冒,停食停乳,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腹痛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集成肥儿丸

别名百选肥儿丸

处方建莲肉2两4钱(去心皮,炒),西砂仁6钱(炒),漂白术1两(土炒),人参1钱(焙,切),京楂肉(炒)4钱,杭白芍(酒炒)4钱,广陈皮(去筋,酒炒)4钱,法半夏4钱(炒),白茯苓1两(乳汁蒸晒),正雅连2钱(姜制),苡仁(炒)6钱,六神曲6钱(炒),炙甘草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肌肤瘦削。

用法用量百选肥儿丸(《春脚集》卷四)。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25、臌胀丸

处方黄牛粪不拘多少(煅炭)、六神曲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臌胀。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26、健脾导功丸

处方人参(去芦)1两,于白术(东壁土炒)3两,白茯苓(饭上蒸)2两,粉甘草(蜜炙)5钱,广陈皮(饭上蒸)2两,制半夏(姜汁炒)2两,六神曲(炒)1两5钱,薏苡仁(炒)2两,陈枳壳(麸炒)1两5钱,泽泻(盐水炒)1两,五谷虫(新瓦培)2两,怀山药(炒黄)2两,谷芽(炒香)1两,菟丝饼(命火衰微始用),鸡肫皮(新瓦焙)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女脾胃失调,饮食不进,面目痿黄,肌肤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每晚白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六

处方27、健脾资生丸

处方潞党参3两,炒白扁豆1两5钱,豆蔻仁8钱,川黄连(姜汁炒)4钱,炒冬术3两,莲子肉2两,六神曲2两,白茯苓2两,广橘红2两,山楂肉(蒸)1两5钱,炙甘草1两5钱,芡实1两5钱,广藿香1两,炒麦芽2两,怀山药2两,春砂仁1两5钱,桔梗1两,炒薏仁米,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或水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营卫。主胃脾虚弱,食不运化,胸腔饱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泄,以及妇人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神疲便溏。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米饮汤或开水送下;妇人淡姜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处方28、肥儿丸

处方厚朴4两,鸡内金4两,茯苓4两,新会皮2两,青皮2两,五谷虫3两,缩砂仁3两,胡黄连3两,白术(炒焦)6两,麦门冬(炒)8两,白扁豆8两,山楂肉(炒焦)8两,尖槟榔1两5钱,干蟾(炙)11具,六神曲1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杀虫退热。主小儿脾虚疳积,面黄体瘦,肚胀腹大,一切积滞。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汤化下。

注意忌食油腻湿面生冷。

摘录《丸散膏丹集成》引《验方新编》

处方29、保和丸

处方人参(切,焙)3钱,漂白术3钱,白云苓1钱5分,炙甘草1钱,山楂肉1钱,老麦芽1钱,六神曲1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极小丸。

功能主治痘后一向能食,今不思食,闻食气即呕。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30、健脾膏

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白芍2两,六神曲2两,麦芽2两,香附2两,当归2两,枳实2两,半夏2两,陈皮、黄连、吴萸、山楂、白蔻仁、益智、黄耆、山药、甘草7钱,党参5钱,广木香5钱。

功能主治健脾。

用法用量原书注:加苍术、大黄各二两,黄芩、厚朴、槟榔各一两,以雄猪肚(石上擦净)装药熬,尤良。

摘录《理瀹》

处方31、保赤万应散

别名万应保赤散

处方朱砂1两,胆星1两,巴豆霜3钱,六神曲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痰化积,开窍安神。主食积痰多,腹胀,小儿痫症疳痰,虫积腹痛,胃呆腹胀,大便酸臭,气急痰壅,状类惊风。

用法用量每次3-5厘,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处方32、肥儿丸

别名疳积丸

处方肉豆蔻(煨)5钱,使君子仁5钱,麦芽(炒)5钱,胡黄连5钱,六神曲(炒)5钱,槟榔5钱,木香2钱,白术(炒)5钱,山楂2钱,枳实(炒)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消疳杀虫。主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腹大青筋,食少泄泻。小儿食积、虫积。

用法用量疳积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注意忌食油腻、生冷。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3、饭灰方

处方制厚朴8两,焦茅术6两,制半夏6两,公丁香6两(忌火),白茯苓12两,小青皮6两,广藿香6两,新会皮16两,六神曲16两,黑楂肉16两,瓜蒌仁5两,鸡内金100两(不落水者),广木香4两(忌火),陈黄米150两(炒黑,另磨粉拌和),桂枝6两,防风6两,葛根6两,荆芥6两,枳实6两,苏叶5两,桔梗5两,升麻4两,川芎4两,独活4两,槟榔6两,麦芽16两,羌活4两,炮姜12两,秦艽4两,薄荷6两。

制法上药各炒,为末,惟木香、丁香须晒干,为末和匀,盛于皮纸袋,封口,勿令出气,每袋3-4钱。

功能主治消导运化。主大人、小儿风寒食积,头痛发热,大小便闭不畅。

用法用量以开水送下。

注意此药须藏干燥处,不可着湿,否则有霉变之患。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处方34、百寿丸

处方山楂5两,滑石5两,苍术2两5钱,胆南星2两5钱,天竺黄2两5钱,木香2两5钱,砂仁1两5钱,六神曲1两5钱,麦芽1两5钱,钩藤1两5钱,薄荷1两5钱,僵蚕1两5钱,茯苓1两,桔梗1两,甘草1两,橘皮2两5钱(共为细粉),朱砂1两,牛黄2钱。

制法上药和匀,炼蜜为丸,重8分,金箔为半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热健胃,化滞安神。主停乳停食,消化不良,痰盛咳嗽,气促抽搐。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处方35、阿魏消痞丸

处方连翘5两,麦芽10两,山楂肉5两,莱菔子10两,蒌仁10两,风化消2两5钱,六神曲10两,大贝母5两,黄连5钱,阿魏5钱(醋化),制南星10两,胡黄连5两,青盐2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糊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积滞不化,及症瘕痞块,小腹有形,按之则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开水送下,服后食胡桃肉,以解药气。

摘录《鳞爪集》卷二

处方36、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炙甘草、漂白术、广陈皮、小枳实、杭青皮、南木香、六神曲、老麦芽、炙黄耆。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久已无热,因伤食发热。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37、百补增力丸

处方六神曲16两,橘皮16两,白芍2两,麦芽4两,苍术8两,谷芽4两,山楂8两,枳壳4两,半夏4两,川芎2两,厚朴4两,香附(醋炒)4两,茯苓4两3钱,甘草4两,鹿角霜3钱,泽泻3钱,人参(去芦)3钱,大黄炭4钱,棕板炭1两,山药4两,川附片2钱,荷叶32两,栀子3钱,侧柏炭3钱,山茱萸4钱,当归5钱,大藓5钱,小蓟5钱,茅根4钱,丹皮4钱,白术4钱,肉桂3钱,茜草4钱,紫河车4两,黄耆4两,黄芩4两,党参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5分。

功能主治健胃消导,益气养血。主身体虚弱,过劳咯血,精神疲倦,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温开水送下。

注意忌劳碌,气恼。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处方38、沉香化气丸

别名沉香顺气丸

处方陈皮2两,砂仁2两,莪术4两,广藿香4两,沉香1两,甘草2两,六神曲(炒焦)4两,麦芽(炒)4两,香附(制)2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消积和胃。主积滞阻郁,肠胃不畅。

用法用量沉香顺气丸(原书南京方)。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处方39、加味黄连解毒汤

处方黄连1钱,黄芩2钱,黄柏2钱,山栀子1钱,桔梗2钱,甘草1钱,金银花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六神曲(炒)2钱,蝉蜕10枚,白僵蚕3钱。

功能主治羊毛邪毒,发热心烦,身软神疲,舌有紫点,胸闷食少,小水黄赤,脉象沉数而大。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加生大黄末5分,黄蜜3钱,和匀温服。

摘录《羊毛温证论》

处方40、五色兑金丸

处方白丑60克干蟾皮9克飞滑石30克胡黄连六神曲陈胆星各15克川黄连9克黑丑飞青黛大黄(上三味另研为衣)雄黄各60克生石膏30克(上二味另研极细为衣)。

制法各研细末,沸水泛为小丸,每3克约300粒,以黑丑、青黛、大黄、雄黄、石膏五种药末分别为衣,分为五色。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虫痛。

用法用量每服0.15克,最多不超过0.9克,量儿之大小,体之强弱,斟酌用之,不宜多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41、铁军汤

处方滑石12克,生山栀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匾蓄10克,苏叶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祛瘀。主湿热下注,肝火偏旺,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孙兴大方

处方42、水肿至神汤

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大麦须15克小枳实6克六神曲12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

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消。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随山宇方钞》

处方43、六合定中丸

处方广藿香16g紫苏叶16g香薷16g木香36g檀香36g厚朴(姜制)48g枳壳(炒)48g陈皮48g桔梗48g甘草48g茯苓48g木瓜48g白扁豆(炒)16g山楂(炒)48g六神曲(炒)192g麦芽(炒)192g稻芽(炒)192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四正丸

处方广藿香90g香薷90g紫苏叶90g白芷90g檀香30g木瓜90g法半夏90g厚朴(姜炙)90g大腹皮90g陈皮90g白术(麸炒)90g桔梗90g茯苓90g槟榔30g枳壳(麸炒)90g山楂(炒)30g六神曲(麸炒)90g麦芽(炒)30g白扁豆(去皮)90g甘草90g

性状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小儿至宝丸

处方紫苏叶50g广藿香50g薄荷50g羌活50g陈皮50g白附子(制)50g胆南星50g白芥子(炒)30g川贝母50g槟榔50g山楂(炒)50g茯苓200g六神曲(炒)200g麦芽(炒)50g琥珀30g冰片4g天麻50g钩藤50g僵蚕(炒)50g蝉蜕50g全蝎50g牛黄6g雄黄50g滑石50g朱砂10g

性状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紫苏叶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肥儿丸

处方肉豆蔻(煨)50g木香20g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50g胡黄连100g槟榔50g使君子仁100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

炮制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小儿化食丸

处方六神曲(炒焦)100g山楂(炒焦)100g麦芽(炒焦)100g槟榔(炒焦)100g莪术(醋制)50g三棱(制)50g牵牛子(炒焦)200g大黄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保和丸

处方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保赤散

处方六神曲(炒)250g巴豆霜150g天南星(制)400g朱砂250g

性状为粉红色至橙红色的粉末;味淡、微辛。

炮制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六神曲、天南星粉碎成细粉;巴豆霜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化痰镇惊。用于小儿冷积,停乳停食,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六个月至一岁一次0.09g,二岁至四岁一次0.18g。

注意泄泻者忌服。

规格每瓶装0.09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寸金丹

处方香附子川羌活山楂肉川芎新会皮前胡干葛紫苏叶赤苓广木香薄荷砂仁茅术赤芍乌药防风广藿香白芷厚朴各90克生甘草45克生蔻仁60克枳壳草蔻各30克六神曲150克

制法以上诸药,晒干磨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飞辰砂30克为衣。

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疾,霍乱吐泻,胸腹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藿香煎汤送下。

摘录《痧症汇要》卷一

处方51、启脾丸

处方人参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甘草50g陈皮50g山药100g莲子(炒)100g山楂(炒)50g六神曲(炒)80g麦芽(炒)50g泽泻50g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大山楂丸

处方山楂1000g六神曲(麸炒)150g麦芽(炒)150g

性状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炼蜜,混合,滤过,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3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3、午时茶颗粒

处方苍术30g柴胡30g羌活30g防风30g白芷30g川芎30g广藿香30g前胡30g连翘30g陈皮30g山楂30g枳实30g麦芽(炒)45g甘草30g桔梗45g六神曲(炒)30g紫苏叶45g厚朴45g红茶960g

性状为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连翘、前胡、陈皮、枳实、紫苏叶、厚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山渣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等量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上述苍术等挥发油,混匀,制成6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4、越鞠丸

处方香附(醋制)200g川芎200g栀子(炒)200g苍术(炒)200g六神曲(炒)200g

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涩、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小儿百寿丸

处方钩藤45g僵蚕(麸炒)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75g桔梗30g木香75g砂仁45g陈皮75g苍术(制)75g茯苓30g山楂(炒)150g六神曲(麸炒)45g麦芽(炒)45g薄荷45g滑石150g甘草30g朱砂10g牛黄10g

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

炮制以上十八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钩藤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发热头痛,消化不良,停食停乳,厌食嗳气,咳嗽痰多,内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6、柴胡舒肝丸

处方茯苓100g枳壳(炒)50g豆蔻40g白芍(酒炒)50g甘草50g香附(醋制)75g陈皮50g桔梗50g厚朴(姜制)50g山楂(炒)50g防风50g六神曲(炒)50g柴胡75g黄芩50g薄荷50g紫苏梗75g木香25g槟榔(炒)75g三棱(醋制)50g大黄(酒炒)50g青皮(炒)50g当归50g姜半夏75g乌药50g莪术(制)5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80~19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枳实导滞丸

处方枳实(炒)100g大黄200g黄连(姜汁炒)60g黄芩60g六神曲(炒)100g白术(炒)100g茯苓60g泽泻40g

性状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山楂化滞丸

处方山楂500g麦芽100g六神曲100g槟榔50g莱菔子50g牵牛子50g

性状为棕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红糖25g及炼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用于停食停滞,食少纳呆,大便秘结,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9、消胀万应汤

处方地骷髅9克大腹皮6克真川朴3克莱菔子6克(春砂仁1.5克拌炒)六神曲4.5克陈香橼皮2.4克鸡内金2张人中白(煅透)1.5克灯心5小帚

功能主治化积消胀。治气滞湿阻,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0、消臌万应丹

处方人中白(煅透)30克地骷髅莱菔子六神曲各15克砂仁6克(以上俱炒)陈香橼1个

制法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化积消臌。治黄疸变臌,气喘胸闷,脘痛翻胃,疳胀结热,伤力黄肿,噤口痢。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灯心汤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1、周氏回生丹

别名时疫止泻丸(《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五倍子60克檀香9克木香9克沉香9克公丁香9克甘草15克千金子霜30克红芽大戟(醋炙)45克山慈菇45克六神曲(麸炒)150克麝香9克雄黄9克冰片0.9克朱砂42克

制法上药研细和匀,水泛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辟秽温中,健胃止痛。治夏季受寒,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泄泻,腹中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约重1.5克),生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处方62、消癖丸

处方人参(切,焙)漂白术(土炒)正广皮(酒炒)白云苓(乳燕)杭青皮(醋炒)川I厚朴(姜制)小枳实(酒炒)法半夏(焙)西砂仁(酒炒)六神曲(炒)陈麦芽(炒)以上各6克九肋鳖甲(炙)9克京三棱(煨)蓬莪术(煨)南木香各3克青化桂炮黑姜各3~6克正雅连(姜汁炒)6克

制法共为细末,早米粉糊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治癖在胁下,面黄肌瘦,午后发热似疟。

用法用量每服3~6克,量儿大小加减,米饮下。癖消即停。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教育知识】栏目
  • 上一篇:含有细叶大戟的处方
  • 下一篇:暗黑血统2技能点(暗黑血统2技能点怎么加)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