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洽是明末时期的大臣,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早年担任知县,因得罪魏忠贤,辞官归乡,崇祯继位后,担任工部右侍郎,不久担任兵部尚书,后清军攻陷大安口,他征兵驰援北京,但无法阻挡清军进攻,最终被下狱,后病逝于狱中!
王洽
字和仲,临邑县沙河子村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历任东光、任丘、长垣知县。
天启三年(1607年),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洽奉旨巡抚浙江,免税赈灾。王洽到浙后,认真调查灾情,决定开启官仓,赈济灾民,并为灾民免去赋役。王洽回京复命时,浙江百姓十里跪送。因王洽浙江赈灾时开启官仓属先斩后奏,故而受魏忠贤陷害,辞官归里。
崇祯元年(1628年),王洽复职,任工部右侍郎。崇祯皇帝召见众臣,惊奇王洽仪表颀伟,相貌不凡,当即擢升任兵部尚书,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和武备。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清兵攻陷大安口,京城告急。王洽急征全国十路兵马驰援京师。十一月初十,督师袁崇焕、巡抚解传经、总兵祖大寿等十路兵马先后赶到,但都无法阻挡住清兵的进攻,崇祯皇帝大为震怒。兵部侍郎周延儒、检讨项煜乘机诬陷王洽入狱。
崇祯三年(1630年)四月,王洽病死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