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逵是辛亥革命志士,自幼丧父,跟随长兄读书,考中秀才,在晚清考中进士,担任清廷官员,因屡次冒犯上司被革职,后游历南方各省,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回乡后,参加辛亥革命,被乡兵抓住就义!
林基逵
1869年出生,字仲宾。文登文城东关人。辛亥革命烈士。幼年丧父,跟兄少伯读书。20岁中秀才。兄去世后与嫂、侄同居,边耕边读。
1897年,以三魁登乡榜
1904年恩科成进士。历任浙江省宣平、归安县知事。时值清末,朝政腐败,基逵暗抱苦痛,叹息既任公职,却不能造福于民众。因屡次建言冒犯上司,终被革职。后环游南方各省,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
1912年1月18日夜,会同其他革命党人,赶走清文登知县,声援武汉,成立文登县临时军政府,被推举为临时审判长。地方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于2月7日聚集县城,昼夜围攻。被“乡兵”抓捕
1912年2月12日夜,与其侄钧宝、钧实及丛华臣等21人,同时在城东北濠树林中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