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出生于道光年间,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致力于经学、考据之学等等,精通书画、篆刻,被誉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很大,篆刻上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赵之谦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
个人生平
道光九年(1829年)出生,幼喜作字,读书过目成诵。31岁恩科乡试第3名。44岁时,担任《江西通志》总编。后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著有《补寰宇访碑录》等。所作印有《二金蝶堂印谱》。并自校编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进入绍兴,他离开故里,流寓温州、黄岩、福州一带,做过私塾教师。他的妻子死于途中,故后号“悲庵”
光绪十年(1884年)去世
个人成就
在绘画上
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书法上
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
在篆刻上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主要著作
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