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是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出生于晚清时期,是光绪十六年的进士,担任礼部主事,曾经参加维新改良活动,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外出担任知县,后寓居上海,从事文史研究,后跟随载泽出洋考察,为清廷立宪制造舆论,民国后曾经担任北京图书馆的馆长!
夏曾佑
1863年出生,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杭县(今杭州)人。
1890年进士,授礼部主事。与梁启超、谭嗣同交往密切,参加改良派维新活动。
1896年和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年底,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维新。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国闻报》被迫停刊。
1899年底,出任安徽祁门知县,任期满后寓居上海。不久,被任直隶知州。
1902年因母丧未就任,居上海。在此期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1905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指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夏为随员之一。
1906年赴日考察回国后,任泗州知州、两江总督署文案,曾撰文为清政府“立宪”制造舆论。
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1924年去世
文史成就
著有《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阐扬教育的作用,虽仅写到隋代,但书用章节体编写,突破传统的编撰方法,依据历史的进化和演变,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此外,他对今文经学、佛学均有较深研究,也能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