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则治是著名的数学家,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活动,后在厦门大学教学,在数学方面有诸多研究,是著名的数学家!
厉则治
1927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1950年8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
1953年,与他人合作解决了美国数学家棒氏提出的关于凸区域的一个问题,发表在《数学学报》上。同年调到厦门大学。
1954年,举例否定原苏联数学家提出的有关线性变数微分方程解的渐进性质的猜想。
1958年开始,选定与应用关系较密切的概率论为研究方向,并开设概率论专门化课。
1978年校庆科学讨论会上,他宣读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论文就是在闽西永定堂堡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写成的。
1982年,他开始招收概率统计专业研究生。
1985年,厦门大学数学系以其为学术带头人获得概率统计专业硕士点。
1986年以后,两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次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6年和1988年,分别解决了美国数学家Taylor、阿根廷数学家Samur提出的猜想,在不可析Banach空间上建立随机积分及相关的Ito公式,他的一系列论文发表在《数学年刊》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
1986年8月,他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并宣读论文。因其在概率论和实分析方面的成就,被推选为福建省数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进展》编委。著有《实变与泛涵》一书。
199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