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黄是明朝时期的思想家,自幼聪慧,博学多才,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万历五年会试考中第一,因策论忤逆主考官而落榜,后在万历十四年考中进士,授予知县等职,后担任兵部主事,参与万历援朝战争,后遭到李如松的诬陷,罢官回到家乡,闭门著书,有不少著作传世!
袁黄
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人,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
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
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苏松钱粮,上《赋役仪》,又请减免额外加征米银10余条款,被豪绅所阻而作罢。
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河北宝坻(今属天津)知县,任职五年,业绩辉煌。
万历二十年(1592年),调任兵部职方主事,适日本侵略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蓟辽经略宋应昌上疏请袁黄到军营赞画,与刘黄裳浮海渡鸭绿江。平壤之战时,提督李如松以诱兵迎战日军获胜,袁黄禁止李部下诸将割首级报功,李深为恼恨而引兵东去,派袁黄守平壤,不增拨一兵一卒。
后突遇日军攻城,袁黄率领部下及3000名朝鲜兵击退之。不久,李如松兵败碧蹄馆,兵部尚书石星主张拨款议和,袁黄上书提出将骄应罢兵。李如松诬袁黄以十大罪状,袁黄遂罢归家居,闭户著书。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去世,卒年74岁。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追叙东征功,下诏追赠尚宝司少卿。
主要著作
袁《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考》、《评注八代文宗》、《春秋义例》、《论语笺疏》、《袁氏易传》、《史记定本》、《袁氏政书》、《两行斋集》、《宝坻劝农书》、《袁了凡家训》、《袁了凡纲鉴》、《群书备考》、《石经大学解》、《历法新书》、《中庸疏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