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颐煊是清朝时期的学者,自幼刻苦都市,是嘉庆六年的拔贡,后贡入京赴试,一试不中,绝意仕途,担任幕僚,后担任知县等等的,后无心仕途,钻研学术,反而留下不少著作传世。
洪颐煊
乾隆三十年(1765年)出生,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洪坤煊之弟。苦志力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同读僧寮,每夜借佛灯围坐,谈经不辍。时有“三洪”之称。
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生
嘉庆七年(1802年),颐煊以拔贡入京赴试,一试不中,从此,即无意再试。他一生在仕途上并不着意进取,吏治也非其所长,仅做过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等职,不少时间是做募僚生涯度过的,而在学术上则花费了毕生的精力。
道光十七年(1837年)去世
主要作品
《筠轩诗文钞》十二卷,《台州札记》十二卷,《倦舫书目》十卷,《经典集林》三十五卷,《读书丛录》二十四卷,《管子义证》八卷,《诸史考异》十八卷,《汉志水道疏证》四卷,《孔子三庙记注》八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