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籁士是文字改革专家和活动家,出生于清末,早年在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参加左联,后在上海参加中国世界语者联盟,是负责人之一,早年从事文字改革运动,认为拉丁化新文字解决大众语问题的主张,得到广泛支持,并且写了一系列拉丁化文字内容,后从事汉语拼音方案,其作品《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问答》是最早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基本理论的书,病逝于北京。
叶籁士
1911年生于江苏苏州,原名包叔元,笔名叶籁士、罗甸华、索原等。江苏省吴县人
1929年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参加“左联”东京支部。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下属中国世界语者联盟,为该联盟负责人之一,主编《世界》月刊。
1937年初为新知书店《语文》月刊。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办世界语国际报导刊物《中国报导》半月刊。
1941年进入广东东江游击区,不久转移到广西桂林。
1945年先后在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任部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编审科科长等职。
1949年后参与接管国民党在上海的正中书局,先后任华东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华东新华书店部主任
1951年1月历任华东人民出版社社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顾问,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1994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文化贡献
拉丁化改革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他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只有实行拉丁化才是解决大众语问题的正确途径”的主张,得到广泛支持,从而掀开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序幕。
在这方面他著有《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工人识字用的拉丁化课本》、《拉丁化概论》《拉丁化课本》4本书。其中《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是新文化运动初期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共分5部分:中文拉丁化概说;中文拉丁化的原则;北方话拉丁化的方案;拉丁化和知识分子的使命;附录——拉丁化和汉字的对译读物。《工人识字用的拉丁化课本》是国内第一本拉丁化课本。
《拉丁化概论》一书重理论介绍,《拉丁化课本》重实践讲解,两书互补,从中可获得拉丁化新文字理论和技术的坚实基础。
汉语拼音方面
在宣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他著有《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问答》和《汉语拼音入门》两书。其中《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问答》是最早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基本理论的书。《汉语拼音入门》则是一本帮助读者自学汉语拼音的课本,内容编写以音节为学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