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在顺治十二年考中进士,担任户部主事等职,后升任刑部郎中,其文风受到欧阳修的影响,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有文集传世。
汪琬
天启四年(1624年)出生,生于世宦之家,曾参与复社事。汪琬性情急躁冲动,坦率直言,不能容人过错,以是人多嫉之,然坦率无城府,光明磊落,立志自重,耿介有守。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辞官归家。
康熙九年(1670年)辞官归里。
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六十余日,撰史稿一百七十五篇,后乞病归,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闭户撰述,不问世事,学者称“尧峰先生”。
康熙二十九年(1691年)去世
主要作品
《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文学成就
汪琬的小品纪游文字自然流畅,长于描写刻画,寄托性情,不似经史之文质实朴重、醇雅气盛,但又与之相贯通,摒除新奇纤佻、叫嚣粗豪之习,形成了清约质朴的风格。《容安轩记》《读书斋记》《计氏思子亭记》《尧峰山庄记》《姜氏艺圃记》传诵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