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是晚清大臣、同治七年的状元,中状元后担任翰林院修撰,光绪年间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后担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是我国古代状元中唯一的外交官,回国后担任兵部左侍郎,因中俄争界案备受打击,不久病逝于北京。
洪钧
道光九年(1839年)出生,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同治三年(1864年),考中甲子科江南乡试举人。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试以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同治九年(1870年),出任湖北学政。后参与编修咸丰朝《实录》,赐花翎四品衔。嗣后,曾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历典陕西、山东乡试,后迁翰林侍讲、侍读,提督江西学政。历任右春坊、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光绪九年(1883年),迁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光绪十三年(1887年)起,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成为中国古代状元中惟一的外交官。出国期间,洪钧认真考察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通过对欧洲各国形势的研究分析,预测欧洲将爆发战争。
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国后,晋升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发生帕米尔中俄争界案,因洪钧在国外曾以重金购买了一张俄制中俄边界地图,经校勘刻印后交给朝廷。由于不懂外文,将帕米尔地区许多卡哨画出中国国界。这张绘错的地图被沙俄公使收集了起来,作为两国边境争端的"证据"。此事,固属俄人无赖,后经各国洋务大臣的极力排解,总算弄清事实。然而,洪钧受到了沉重打击,悔恨交加,抑郁成疾
光绪十九年(1893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