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元是我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出生于民国时期,毕业于同济工学院,后奔赴英国留学,回国后长期从事物理学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包括光子、电子、中子和原子核在内的高温、高密度系统的输运过程、反应过程和流体力学过程方面的研究,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朱洪元
1917年2月8日,朱洪元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和桥镇。
1921年,朱洪元入和桥镇上小学。
1927年,朱洪元入鼓城中学。
1928年冬,朱洪元转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
1930年,朱洪元转入浙江省立高级中学。
1933年,朱洪元入上海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班。
1934年,朱洪元入同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1939年,朱洪元于同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
1944年,朱洪元在昆明考取英国文化协会的机械工程留英资助。
1945年,朱洪元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入物理系。
1948年,朱洪元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得悉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朱洪元于10月离英回国。
1950—1957年,朱洪元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1年,朱洪元加入九三学社。
1957—1973年,朱洪元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期间参加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任高级研究员,并被选为1959—1965年该所学者会议成员。
1973年起,朱洪元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72年底,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张文裕、朱洪元等18位科学家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抓紧基础科学研究,建造中国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此建议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及支持。
1973年,张文裕、朱洪元等率团考察美国各地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及瑞士的西欧核子研究中心。
1980年,朱洪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常委。
1992年11月4日,朱洪元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