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既明是著名的病毒学家,出生于解放前,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后奔赴英国留学,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流感病毒的研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朱既明
1917年9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城。
1933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附属高中。
193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士学位。
1939~1940年,任昆明国立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助教。
1945~1948年,在剑桥大学病理系及伦敦公共卫生与热带病学院进修
1948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9~1950年,参加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世界流感中心工作。
1951~1955年,任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主任技师,第二研究室主任兼检定科长。其间借调负责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
1955~1963年,任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病毒研究室主任。
1963~1981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1981~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筹建病毒遗传研究室。
1983~1987年,被选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1984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顾问。
198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任《病毒学报》主编、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兼生物制品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7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98年1月6日,因患癌症于北京逝世。
科研贡献
1945年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青霉素成功发现甲型流感病毒丝状体,并首次在试管中将一个动物病毒(流感病毒)裂解为有生物活性的亚单位发现流感病毒的β抑制素,被命名为“朱氏抑制素”,后又发现γ抑制素先后于1957年、1968年及1977年发现引起世界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三个亚型查明婴儿中毒性肺炎的病原(3型、7型腺病毒)研制成功高度减毒麻疹活疫苗发现并研究存在于自然界的毒力减弱的温度敏感株流感病毒1
981-1988年领导并参与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