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康是近代的民族企业家,出生于我安庆时期,早年开设百货号,后创业橡胶制造厂,后改名正泰橡胶厂,最终成为上海橡胶行业两大工厂之一,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不过其事业在门生杨氏、亲戚洪氏的鼎力合作下,继续发展,成为中国民族橡胶工业两大支柱之一。
刘永康
1883年出生,江阴青阳镇人。中国橡胶工业开拓者。早年在上海开设正泰百货号,专一贩卖日本产橡胶日用品,见橡胶制品用途日广而国内尚无人设厂制造,遂有心创业。
1927年集资银1万两创办上海义昌橡皮物品制造厂,不久改名正泰橡胶厂,在家乡江阴招工百余名,用日本技术,日产套鞋200双,是为中国首家民族橡胶厂。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并波及中国,至年终,正泰发生巨额亏损,部分股东要求拆股,工厂停工。刘永康认为萧条之后必有景气,橡胶工业是新兴产业,更有前途
1930年初追加投资银12万两添置设备,恢复生产。为解决套鞋表面光洁度不高的问题,他于6月又集银6万两,添置蒸缸1只及有关附属设备,终于使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工厂发展到日产胶鞋2000双、年耗胶200吨的规模。
1931年底,正泰获利银30万两,着手扩建第二厂。“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松沪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倡用国货成为一时社会风尚,正泰适逢其时,获得空前发展而成为上海橡胶业两大厂之一。
1933年2月21日,正泰厂硫化缸发生大爆炸事故,造成死81人、伤120余人的惨剧,震动全上海。刘永康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生产停顿,工厂一度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部分股东拆股而去。刘永康自有资金比例上升到70%,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但他并不气馁,仍决心待机再起。另一方面,刘永康也从事件中看到了正泰各方面的缺陷。
1934年,他再次投资15万银元,提拔学徒出身的得意门生杨少振负正泰内外总责,实施全面的正规化改革。在1年多的时间里,正泰迅速创出名牌“回力”鞋,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1935年12月17日,刘永康因积劳成疾而去逝,终年52岁。他遗下的事业,在门生杨氏、亲戚洪氏的鼎力合作下,又获得进一步发展,终成为中国民族橡胶工业两大支柱之一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