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孟森(近代清史学家)简介(个人资料)

时间: 2022-11-18 栏目:历史知识

孟森是近代清史学家,出生于同治年间,为清末的秀才,后屡试不第,以教学为生,早年被送往日本学习法政,回国后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主张全国立宪,后放弃宪政,响应革命,民国后从事史学研究,是近代清史研究奠基人。

孟森

字莼孙,号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称为孟心史先生。江苏武进人。孟森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个人生平

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清末秀才,屡试举不中,以授学为业。秉性耿直,负才不羁,有“清狂之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送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攻读法政专业。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和郑孝胥、张謇等人到上海创办预备立宪公会,主张全国立宪。辛亥革命爆发后,孟森目睹清政府垮台已成定局,放弃宪政立场,响应革命。

清末民初,孟森逐渐脱离政治活动,开始专力于治史。

民国三年(1914年),他以“心史”之号发表《心史史料》第一册,着重对清朝入关前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

民国十九年(1930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撰成讲义《清朝前纪》。不久,复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讲授《满洲开国史》,编纂《明元清系通纪》。鉴于清朝入关后,讳言在关外曾臣于明朝的历史,致使其入关前史事多有湮没,孟森开创满洲开国史的研究,着力对清朝入关前后的历史资料进行发掘、梳理和考订。此间,他还讲授明、清断代史,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对史实进行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孟森病逝于北平,享年六十九岁。

主要作品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承统》、《海宁陈家》等。他还著有《董小宛》、《横波夫人》、《孔四贞事考》、《乾隆香妃》、《丁香花》、《朱三太子史说》、《永乐皇帝传位》、《科场案》、《奏销案》、《字贯案》、《闲闲录案》、《金圣叹》、《西楼传奇考证》、《袁了凡斩蛟记考》等考证文章。

    【历史知识】栏目
  • 上一篇:赵椿年(清末民初的官员)简介(个人资料)
  • 下一篇:朱文中(早期革命者)简介(个人资料)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