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张伯英(清末民初的书法家)简介(个人资料)

时间: 2022-11-22 栏目:历史知识

张伯英是清末民初的书法家,是光绪十四年的举人,后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授徒,民国时期,被同窗好友徐树铮推荐担任其秘书,后担任祺瑞执政府秘书厅副秘书长,后段祺瑞下台,终身没有涉足政坛,开始从事书画金石生涯,抗战爆发后,隐居不出,拒绝日本人购买其书法作品,晚年在贫病交加中病逝。

张伯英

1871年出生,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铜山县三堡榆庄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

1888年中举。尔后,为了家庭生计,先后在彭城、南京、萧县等地开馆授业。

1914年,当年同窗好友、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推荐其为秘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受徐之荐就职于段祺瑞执政府秘书厅,任副秘书长。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张伯英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毅然引退,从此再不涉足政坛。而开始了鬻字治印的书画金石生涯。以艺术劳动谋求衣食。

日军占领北京后,张伯英隐居不出,保持了民族气节,日本人曾以10万银元购买《十七帖》,张伯英视若粪土,坚决拒绝。

1949年,在贫病中逝于北京“小来禽馆”中。

书法特色

张伯英秉承彭城书派传统,又植根汉魂而化以苏、黄,笔力凝重,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字体规整端正而有洒脱之致,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有夺人之效应。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遂以彭城书体名于当世,为彭城书派接武前贤之盟主。

    【历史知识】栏目
  • 上一篇:张大烈(清末时期的富商)简介(个人资料)
  • 下一篇: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的女儿)简介(个人资料)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