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锡蕃是近代沛县开明绅士,为清末的拔贡,民国初年,被推荐为民政长,负责沛县的政务,后担任西省稷山县知事,回到家乡后创办学校,乐善好施,去世后里人竖碑纪念。
赵锡蕃
1873年出生,字晋三,江苏沛县城南赵圈人。
1897年,参加光绪丁酉科举考试,为拔贡。
1912年初,土匪攻陷沛城。为稳定政局,安定百姓,民众公推赵锡蕃组织民政公署,赵为民政长,暂时负责处理沛县政务、民事。同年4月,民政公署改为县公署,后民政长改称县知事。赵锡蕃曾在安徽督军、沛人张文生帐下担任秘书。
914年出任山西省稷山县知事,至1917年卸任。三年间,公事私情,一秉至公。后,张文生又保举赵锡蕃出任湖南省零陵县知事,但他固辞不赴。赵锡蕃曾有《闲庭墨申》10余卷行世,赵锡蕃曾出资兴办了光明小学。
1920年,赵锡蕃在沛县知事于书云的邀请下,担任了续修《沛县志》的主任编辑。至今流传,成为研究沛县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4年,赵锡蕃出任沛县警备营营长一职。赵锡蕃家道充裕,乐善好施,恤老怜贫,为里人称颂。一日村中大火,83户受灾,赵主动捐房料,赠米粮,助灾民重建家园。
1935年去世后,里人竖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