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旸是正德三年的榜眼,他自幼聪慧,考上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当时刘瑾把持朝政,他不依附,后担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为人十分孝顺,目前去世后,去职守孝,复职途中病逝。
景旸
成化十二年(1476年)出生,仪真人,字伯时,号前溪。
弘治十一年(1458年),景旸考中乡试举人
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与乡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称江北四才子。时太监刘瑾掌钟鼓司,与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号八虎,还在东厂、西厂外加设内行厂,以镇压异己,斥逐廷臣,可谓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但景旸刚直不阿,不卑不亢,刘瑾对他也很敬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景旸的母亲去世。景旸辞去官职,在家守孝。
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改景旸为左中允,官南京国子监司业事。景旸对母亲十分孝顺,母亲双目失明后,他用了近万种药方为母亲治病,也不见好转,便每天早晚为母亲祈祷,忽然一日,母亲双目炯然一片光明。人们都说这是景旸的至孝之心感动了上天的结果。
嘉靖二年(1523年),守孝期满,在返京复职途中,染病身亡,终年49岁。
主要作品
著有《前溪集》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