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锡城是计算机专家,出生于解放前,毕业于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在长沙工学院工作,曾经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进修计算机专业,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和分布处理领域研究工作,是出色的计算机专家。
卢锡城
194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靖江,计算机专家,中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卢锡城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长沙工学院工作;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至1984年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进修计算机专业;
1986年至1992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3年至2001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系主任、院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至2006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2005年获得湖南省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006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晋升中将军衔
主要贡献
1970年代,卢锡城参加远望一号测量船中心计算机研制,两次赴太平洋参加发射测量任务。
1992年,负责研制成功银河-Ⅱ巨型机高速网络软件系统;
1994年,负责研制成功“银河仿真Ⅱ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了集成化仿真软件环境,提出直接映象优化技术,解决了系统前端机和仿真主机间的强实时通信问题;
1997年,主持研制成功“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组织攻克了可扩展大规模并行体系结构、高速互连网络、巨型机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
2000年,主持研制成功银河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组织攻克了基于超结点的分布共享存储(CC-NUMA)体系结构、高可扩展拓扑互连结构、层次式并行编程环境等关键技术;
2004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任2项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均评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