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时是晚清御医,早年学习医术,得到其伯父刘山泉医术真传,因治愈东洋大臣杨书的病症,被推举进入京城为太医,因年老告老还乡,在家乡行医,并且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儿子,民国年间病逝。
刘敬时
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出生于广东番禺,20岁已尽得其伯父刘山泉医术真传,医术颇精。擅治外感传里、游走痰火症、斑症及离魂病等。
清光绪年间,因治愈东洋大臣杨书的游走痰火症及两广总督岑春煊之斑症,被保举人京为太医。
宣统元年(1909年),刘已年近80岁,遂告老还乡,在广州小北天平横街2号悬壶应诊。因刘曾为御医,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尤以满、回两族求医者众。刘在行医的同时,把医术传授给儿子福谦。
民国初,刘见福谦刻苦钻研,秉承祖传医学,造诣亦深,很受病人信赖,遂以高龄不再应诊,而潜心撰写医学著作,以遗后人。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病逝于广州寓所,享年97岁。
主要作品
遗著有《痘科秘要》、《斑麻痘疹大全》、《藜映氏医案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