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育斋是著名古筝演奏家,出生于晚清时期,自幼受到音乐熏陶,后专攻古筝,收集和整理民间乐谱进行教习和传播,后创办“潮梅音乐社”、“广州音乐社”传播古筝音乐,培养了不少游戏音乐人才,后因贫病回到家乡,依旧收徒授艺,后辞世。
何育斋
1886年出生,原名载生,湖寮镇莒村人。他从小受到音乐熏陶,少年时习二胡、三弦,成年后专攻古筝。育斋收集整理民间保存的乐谱并进行教习和传播,结合客家人的爱好、特点修改编著成《中州古调》及《汉皋旧谱》,成为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民间音乐。
1930年春,育斋为长见识和推广古筝音乐南行广州,先创办“潮梅音乐社”,后又创办“广州音乐社”,辐射更广,社员更多,吸纳了不少优秀音乐人才入社,经常交流演奏。
1932年,他为使古筝艺术南北交融,只身到上海,取古诗“弹筝奋逸响,心声妙入神”之意创办了“逸响社”。上海有10多个民乐社团,其成员常在一起演奏,广泛交流,切磋技艺。育斋在博采众长、南北相容基础上,重新编著《中州古调》及《汉皋旧谱》,主要有《玉连环》、《绊马索》、《落地金钱》、《双飞燕》、《杜宇魂》、《百家春》、《春串》等共计60首乐曲。他还收集流传于各地的著名古曲集结成《词曲拾遗》和《小曲汇存》。这2本音乐编著已成为客家筝派演奏的主要曲目。为弘扬古筝艺术,他的足迹遍及潮州、汉口、新加坡等地,成为客家筝派的一代宗师。
1935年,育斋因贫病交加回到故乡,仍收徒授艺。他中年丧妻,继而丧子,体弱多病,但对古筝艺术的追求却情有独钟、矢志不渝,潜心研艺授徒。他的徒弟有农民、医生、理发师等。
1949年辞世,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