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渠若是大埔县的开国上校之一,出生于民国时期的农民家庭,抗战时期奔赴延安康达学习,后加入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参与西南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同韩、美方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斗争,是一名老革命英雄。
何渠若
1920年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一个农民家庭。
1938年8月,何渠若从大埔中学毕业后,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两个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何渠若任115师教导四旅十团11连指导员,参加反“扫荡”、反“蚕食”战斗40余次,连队荣获了“钢铁英雄连”、“横扫边区十一连”称号。
1947年7月,何渠若任旅政治处主任后,参加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战役。在西南剿匪时,何渠若率部歼灭了敌第六编练司令部、72军余部计2500余人,活捉了敌中将司令肖以觉,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他奉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屡立战功,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一枚,和以金日成主席名义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1958年,何渠若率部从抗美援朝战场撤回祖国。
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1年,时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何渠若,又以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的特殊身份,再次来到朝鲜开城,同韩、美方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斗争,维护了朝鲜和平,两次荣获了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3年9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