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欣然是大埔县的革命烈士,出生于清末,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不久受到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参与领导高陂暴动、百候暴动,后担任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后不幸牺牲大埔县南部。
罗欣然
1903年出生,又名增喜,古野镇培美村宫前人。在高陂仰文学校读中学时,欣然与旅穗进步学生多有书信联系,还阅读革命书刊,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26年冬,参加北伐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党派遣回大埔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9月,为策应“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粤东,他率领农军、学生举行高陂暴动。暴动成功后,他被选为中共大埔县委委员、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参谋长。
1928年5月,他又率革命武装,东渡韩江,举行百候暴动,使武装斗争的烈火燃遍韩江两岸。
1929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奉命挺进东江,他被中共东江特委任命为驻红四军前委代表,负责向红四军前委朱德等领导人详细介绍东江的敌我态势,并参与制订红四军的进军方案。同年11月28日,他以东江特委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福建省长汀县召开的由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
1930年5月,他出席东江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东江苏维埃执行委员、军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不久,由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干扰,强令红十一军3次出击潮安,致使十一军遭受重大损失。红军被迫撤离潮安,转移梅埔丰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1931年,罗欣然壮烈牺牲于大埔县南部和丰顺县东部边界的赤色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