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是晚清北洋水师将领,出生于咸丰年间,早年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长期在北洋水师任职,为北洋水师后军前营都司,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威海全军覆没后,李和被革职,后担任“通济”练舰管带,民国时期继续在海军工作,为国民政府军港首任司令。
李和
1852年出生,出生于广东三水县芦苞镇大宜岗村。
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传政学堂第一期学员。
1871年,上“建威”练船实习
1875年又上“扬威”练船。分派海军任职,积功至都司衔补用守备。
1889年,升署北洋水师前营都司,委带“镇南”炮舰。
1892年,升署北洋水师后军前营都司,调带“平远”快船
1894年9月,北洋水师奉命护送铭军到朝鲜大东沟登陆,回航时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展开激战。当时“平远”、“广丙”二舰适在大东沟港口担任警戒。中午12时50分,北洋水师先发制人,由旗舰“定远”打响第一炮,揭开鏖战帷幕。午后2时30分,“平远”、“广丙”驶至作战海域,港内的“福龙”、“左一”两艘鱼雷艇也同时驶至,共同参加战斗。最终“平远”也中弹起火,退出战场。北洋水师在威海全军覆没后,李和被革职。
1897年1月出任“通济”练舰管带。后赴英国任驻威克斯船厂监造员,简授海军正参领。
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遂设海军司,接管水师提督行营,承接清政府广东水师提督职能,内设江防、海防办事处,管理全省的江海防舰艇
1911年12月,李和任海军司海防办事处帮办(后改称司令)
1912年3月30日北京政府海军部正式成立。海军部设有参事厅、总务厅、军衡司、军械司、军需司、等部门。9月6日,李和出任海军部参事,10月31日,南洋水师学堂改为海军军官学校,以李和代理校长,同年11月6日授海军少将。
1913年5月16日回任海军部参事。是年,在英国订购“肇和”巡洋舰,李和被派出国监造,同年11月26日,调任代理海军部次长。
1914年5月25日晋升海军中将,8月7日兼任海军部总务厅厅长
1924年4月17日,任将军府将军。
1928年,国民政府为整编海军,新设立全国军港司令,李和以海军元老身份出任首任司令
1930年病逝。